● 以修为主 以换件为辅
在传统的维修理念里,有两种修理方法:“就车修理法”,“总成互换修理法”。简单来说,他们是这样的:
就车修理法:能修就要修,实在不行了再换新的。
总成互换修理法:零件坏了以后换上周转零件,换下的零件修好,以备今后更换时使用。
可以看出,这两种理念都是很节俭的。后者速度快,但是库存多,适合车辆多的车队;前者库存小,但是时间长,一般传统的维修厂使用这种方案。
比如,发动机缸盖可能会出现沙眼等破损,影响了燃烧室的气密性。以前,维修师傅会在沙眼上用电焊点上一个焊点,然后用砂纸把平面磨平。师傅告诉我,一开始经验不足的时候,多点一个焊点,就要磨一下午才能磨平。而现在,许多人都选择直接换一套新的。
发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气门座圈也有可能会出现磨损,导致气门关闭不严。师傅就会按照上面的方法对气门座圈进行研磨。由于气门是锥形的,这样研磨后,气门座圈虽然会变大,但是会和气门更加贴合。更换新气门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研磨。
这个液压杆内圈磨得不圆了,师傅就把内圈磨大以后,放进去一个钢筒,就能继续使用了。听师傅介绍,有些价值一两千的零件,在这里花两三百就可以修好,能省下不少开支,并且还能够跟新零件一样质保三个月。
在他们的工具室里,所有的工具都按照型号分类放好,有专人负责管理,工具用完以后需要归还。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对工作、对行业认真负责的态度。
可以看出,有些零件的修理需要牺牲尺寸来保证形状,以保证贴合度,比如气门座圈,这种方法叫做修理尺寸法;有些零件的修理需要把磨损的表面补上然后在磨平,这种方法叫做名义尺寸修理法。修理虽然是以实践为本,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拗口的书面语言作为总结,后人学习的难度将会非常大。
● 编后语:
随着用户对维修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再加上零件供应越来越充足,这种传统的修理方法逐渐变得少见了。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修理厂坚守着这些手艺。在这些老师傅的眼里,修车并不是一个体力活,而是一门手艺,是一种学问,它需要你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细细地琢磨。
也许,这种维修方法可能会被逐渐淘汰,但是这种工匠精神,应该被永远地传承下去。扫描下方二维码,加编辑微信,来给我讲一讲你身边工匠的故事吧。(文/图 王鹏)
● 相关阅读:
不用担心压坏货 奔驰冷藏车设计很人性
在2016年9月22日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当中,奔驰展出了两款造型靓丽的冷藏车.与一般的冷藏车相比,这两款车不仅拥有大气美观的外表,而且冷藏厢设计的也... 2016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