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评测与技术 > 技术分析
奔驰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今天,后视镜已经成为每辆汽车标配的一部分,甚至它在如今正在经历这“从有到无”的变革,电子后视镜正在快速的奔向市场。然而,在20世纪初并非如此。制造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在汽车上加装后视镜!你能想象没有后视镜的驾驶吗?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现代汽车后视镜的历史与变更,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

后视镜概念 有趣的开始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由汽油发动机带动的三轮机动车申请了专利,这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汽车的诞生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行”的方式,更是开启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然而,第一辆汽车只是解决让“车”动起来、跑起来的问题,并没有太多的辅助装置。正如早年间的汽车并没有雨刮器一样,后视镜同样是后来的时代产物,直到1914年,它在真正的被安装在汽车之上。

"
在没有雨刷器的时代,车辆的事故率和危险系数居高不下,甚至有一部分人只会在晴天选择开车出门,极大阻碍了通勤便捷性。在早期,汽车想要获得清晰的视野,往往只有通过人们手动操作抹布来实现,效率低下且并不实用。直到1903年,一位美国女性企业家、发明家玛丽·安德森 (Mary Anderson)提出机械雨刮器这一想法并成功申请专利。
"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汽车发明后,许多人开始思考偶尔向后瞥一眼的重要性。在Jalopnik(8/10/15)的专栏中,Jason Torchinsky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主人公是英国赛车手和冒险家多萝西·莱维特(Dorothy Levitt)。莱维特写了一本书,名为《女人和汽车:一本畅谈的小手册,适合所有想要驾驶或想要驾驶汽车的女性》。

这本小册子是为那些“想要(驾驶汽车)但因为紧张而不敢尝试,或者认为驾驶汽车需要理解许多必要的技术细节而产生畏惧心理的女性驾驶员而写的”莱维特描述了一些主题,并配有照片,包括推荐的驾驶服装、调整脚刹车和更换火花塞。你可以把这本书理解为我们现代通常在网络上看到的“小攻略”,又或者朋友之间的一种“小分享”。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多萝西·莱维特(Dorothy Levitt)在《女人和汽车》封面上的照片

在这本书中,她所提到的一样物品就是一面镜子。“镜子应该足够大才能真正有用,最好有一个手柄。在开始之前,将玻璃从小抽屉中取出,放入汽车的小口袋中。你会发现它很有用,不仅可以用于个人使用,还可以偶尔拿起来看看身后。”

是的,多萝西·莱维特在后视镜被正式申请专利的5年之前,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非常接近正式后视镜的概念。当时她提到,除了在开车时携带一个镜子之外,莱维特还推荐了一些额外的物品:一把左轮手枪(独自驾驶时)和一些巧克力,比较有趣。

后视镜首次诞生 竟是为了让车开的快?

汽车后视镜的诞生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最早将“后视镜”安装到汽车之上的人是一位名叫雷·哈伦(Ray Harroun)的男子,同时他也是一名赛车手。他最初安装后视镜的初衷竟然是为了让赛车开得更快!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汽车后视镜的首次出现是在1911年举行的第一届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车比赛中,出自于一名赛车手的改装,这名赛车手正是雷·哈伦。他当时驾驶着一辆由印第安纳波利斯马尔蒙汽车制造的“黄蜂”,是观众的最爱。

根据当时的比赛传统,要求赛车手在车上必须要有自己的机械师作为陪同。如果车子出故障,机械师可以及时的排除故障,当车子行驶时,机械师的工作是观察赛车的后方和侧面,以便及时告知驾驶员周围的情况。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在首届比赛中,40辆车中有39辆都有一位驾驶员和一位乘车机械师;唯独哈伦的赛车只有他一位驾驶员,仪表中部有一面镜子。

但哈伦并不这么认为,他有一个“特别”的计划。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赛车会出故障,因此他在赛前力图说服裁判让他为赛车安装一个后视镜,进而来取代机械师的位置。毕竟,更轻的重量可以实现更快的速度。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比较有意义的是2019年卡车之家,拍摄到了这辆极具传奇色彩的赛车,至今现存于美国的印地安纳波利斯赛车博物馆。

最终,裁判们同意了后视镜计划,当年Ray Harroun以每小时74.602英里的平均车速赢得了第一届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的胜利。当然,轻量化的汽车有其价值,但是后视镜是否在比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呢?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为了纪念砖场,这里依旧保留了一条3英尺长的砖线,以缅怀赛道的历史。

这里也保留了一项传统的项目,亲吻赛道,成为冠军庆祝胜利的一种方式。

原来并不是这样。后来,哈伦说镜子并没有为他的比赛带来特别的好处。1911年,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赛道被称为“砖场”,这个赛道刚刚铺设了320万块砖头,目标是建造一条更安全的赛道,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速度,因此它有一个昵称“砖场”。哈伦解释说,在比赛中,当马尔蒙的车轮碾过一块块砖时,震动非常强烈,以至于无法通过后视镜观察到后方的路况。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1950年,哈伦再次坐上了他在1911年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车中获胜的那辆汽车。

当被问及他是如何想出后视镜这样一个创新的主意时,哈伦并没有自夸。他说在1904年,他看到一位驾驶马车的驾驶员使用了一面后视镜。哈伦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他模仿并安装在自己的赛车上。

后视镜正式诞生 1914年获得专利

在1914年,美国第一项关于后视镜的专利正式颁布,获得专利证书的是布鲁克林的切斯特·A·威德。威德的专利是为了避免盲点而设计的“汽车后视镜附件”。

该专利申请有些特别之处,因为他还建议驾驶员应该添加一个“反射”镜子,以便更容易看到他们的汽车。根据专利描述来看,其中设计的“缩小”镜子可以让图像看起来比实际更小,进而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完整的后方视野。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丢失了镜面的“COP-SPOTTE”

第一款正式的后视镜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问世,当时一位名叫埃尔默·伯杰的工程师获得了汽车后视镜专利,命名为“COP-SPOTTER”,并在自己的公司开始进行量产,汽车后视镜才正式诞生。虽然它的初衷是帮助司机避开警察,但它也为将镜子安装在汽车上的行为提供了正常化,为今天更注重安全的后视镜铺平了道路。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在后视镜的发展历程中,其实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早期后视镜因为实用性及价格原因,只是作为一种选装出现在汽车之上。早期的后视镜为单侧、圆形、平面材质,最初并没有大面积广泛应用,比如1938款的大众甲壳虫就没有装配,1948年生产的保时捷356也只是装配了单侧的后视镜。

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于安全原因,后视镜才逐渐被强制要求安装。但是,它们通常不是标准配置,许多购买者不愿为额外的镜子支付大约15美元的费用。对于这一部分感兴趣的卡友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后续可以继续分享。

电子后视镜诞生 不变的视野战争


在后续的发展中,后视镜肩负起了更多“辅助”功能的角色。除了提醒清晰的后方视野之外,后视镜演变出了更多使用的功能,例如多向调节、电动调节、电加热以及并线辅助警示灯等多种功能。


转瞬之间,时间的指针悄悄的拨动到了21世纪。传统的光学后视镜从诞生、发展到如今,已历经百年历程。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尽管后视镜已经演变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固有的缺点难以突破,比如严重的反光、有限的视野、易受损和空气动力学阻力。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不过,从现如今来看,后视镜正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后视镜要消失了。当然,这并不像是一些神奇的国度,因为恶劣的用车环境而导致“后视镜消失”,而是真正意义上用“技术手段”替代传统光学后视镜--电子后视镜(CMS-camera-monitor-system)。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后视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光学后视镜获取视野信息。汽车上的任何技术发展总是从概念与尝试开始生根,如果说电子后视镜的雏形,时间线还可以向前拨动至90年代末期,沃尔沃推出了一辆以Environmental Concept Bus(ECB)命名的概念客车,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无后视镜。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电子后视镜正式进入全球视野的时间在2016年左右,最早由梅克朗、法克赛以及欧洲整车制造企业开始尝试产品的技术与探索。2016年7月11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R46《汽车后视镜及安装后视镜的汽车认证的统一规定》更新了第六版,允许使用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代替传统光学后视镜。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电子后视镜技术在欧洲的市场上遍地开花,并且技术上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升级。其中就包括奔驰卡车经迭代升级而来的第二代MirrorCam电子后视镜系统以及曼恩卡车的“零死角”OptiView电子后视镜系统。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2023年7月1日,我国的汽车后视镜相关法规迎来新的变革,GB 15084-2022《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正式实施。新国标主要增加了CMS(即电子后视镜)的通用要求及功能要求、安装要求、测试方法等技术内容,为CMS新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功能上,电子后视镜会与盲区监测、并线辅助、ADAS摄像头等存在一定交集,可以为驾驶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辅助。

电子后视镜技术拓展 让行车更方便

什么是电子后视镜呢?其主要由高清摄像头、数字视觉处理系统、安全系统以及液晶显示屏构成,电子后视镜上方的视觉系统主要负责图像的采集,经过数字化系统处理图像,确保最终的图像呈现出清晰明亮的画面,再输出至驾驶室内部显示屏之上。其摄像头外部的涂层可确保镜头表面洁净,此外功能上还可以实现自动加热以防雾化、结冰。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最大优势在于观察视野更广泛、受雨雾天气干扰减小、夜间视野清晰,且整体风阻较小。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电子后视镜在卡车上的应用显然更具备实际意义。众所周知,相比乘用车而言,卡车的视野盲区更多也更大。尤其是牵引车+挂车这一组合,通常情况下,挂车在大角度转弯时,基本只能看到挂车中部位置,尾部位置及另一侧的位置完全只有靠经验来判断。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挂车视野盲区减小:电子后视镜可以轻松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大角度转弯时,后视镜可实时调节角度,让车尾始终处在后视镜显示器中,而当车辆出弯后,后视镜会自动随着车辆的角度调节到正常模式。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在我们此前的实际测试中,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结果。以奔驰Actros为例,在大角度转弯时,后视镜依旧可以清晰的观测到挂车的尾部视野,并且车辆在进入环岛转弯时,也能够通过显示屏清晰的观察到挂车两侧的视野。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夜间效果测试:那么夜间,能够减少远光干扰吗?能够减少噪点带来明亮视野吗?为此,我们也进行了实际测试,在挂车后方,我们准备了一辆轿车并且开启了远光进行测试。正如图片展示的一样,画面通过数字化的处理,直接将传统后视镜所带来的反光炫目感降到了最低。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并且,在周围无路灯照明的情况下,模拟正常夜间道路情况也能清晰的观测到后方视野(蓝色线标记位置为挂车尾部最末端),无论是变道还是直线行驶,电子后视镜都能提供很好的视野支持。

看后视镜百年历程 最初竟是为了飙速度?

自动校准挂车 甩挂更高效:在如今,甩挂运输是比较常见的运输方式,那么在牵引车每一次接挂不同挂车时,电子后视镜是不是还要经过繁琐的调校才能获取准确的视野呢?

其实,操作很简单。在更换不同长度的挂车的时候,驾驶员取一个标记物(例如掩木)放置到车尾位置,然后通过调节后视控制按键把标线调至与标记物平行状态,这时驾驶员就很清楚的知道车尾在什么位置了。经实际测试,蓝色标色线位置极其精准,对于倒车入库或者车辆行驶变道判断的决策有着重要作用。

更多详情,请点击:电子后视镜新规落地! 它真的实用吗?

12下一页阅读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 第1页:后视镜 概念、诞生、发展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曾获宇通2亿美元投资 该企业将赴美上市

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WeRide Inc.(文远知行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文远知行拟发行不超过159,046,000股普通股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 2023年09月10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