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各地政府层面,似乎此次对于“大吨小标”车型的整治力度都非常大,但是“大吨小标”这一顽疾是否能够真正得到根治,我们暂不可知。
但在走访经销商过程中,我们发现卡友们对于“重载型轻卡”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不断有卡友到店咨询、购买。如今很多省市都存在“轻卡车型上牌难”问题,虽说有些车型超出公告自重无法正常上牌,但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用户都在为此“想办法”。
“想办法上牌”向我们透露了两个信号,第一,卡友们对于大吨小标车型依然有很大的需求;第二,在很多政策不严格的地方,交钱找黄牛依然可以完成上牌,为何“超重车禁止上牌”一直被重申,但依然可以通过“走后门”实现上牌?需要有关部门深思。
轻卡行业中存在的“大吨小标”问题已久,如今大幅整治,在卡友们看来其中依然有不少的矛盾点。
1、4.5吨的车货总重无法满足运输需求;目前合规轻卡的可承载质量大都在1-2吨左右,无法满足卡友们的实际运输需求,而某些重载不合规轻卡单自重就已经超重,更别说装货了。
2、同样是4.5吨的车辆上黄牌和上蓝牌有很大的差异,似乎并不公平。如果4.5吨轻卡上蓝牌,按照行驶证来整治,可装载的货物太低了,甚至不拉货都超载,不仅卡友赚不到钱,货主也不乐意。
如果选择上黄牌虽说可以多装货,但是受黄牌车限行因素影响,相当于断了“进城送货”的路。
3、车辆在上汽车公告、生产环节都没问题,为什么到了卡友们的手里无法上牌,或者上牌之后无法正常上路行驶?上牌出现问题,生产厂家、检测机构、执法部门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多方作用的结果为何单要卡友们来买单?
4、说好的“一超四罚”,为什么很多轻卡超载被查处单单只处罚司机?
诚然,蓝牌轻卡超载、大吨小标问题突出,超载运输无论是对于道路、人员、车辆等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很不利于运输市场良性、公平发展,被大力整治合情合理。
无论是蓝牌轻卡上牌难,还是按照行驶证来行驶,这样“一刀切”的治理办法也将很多轻卡车主觉得无路可走,能否在治理大吨小标的同时,考虑到蓝牌轻卡的使用场景、用户需求等探讨出更合理的治理措施也是蓝牌轻卡车主们共同的诉求。
实际上,蓝牌轻卡从“为城配运输而生”的车型演变成如今的“十吨王”,执法不严或许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大吨小标车辆如何上公告?又如何顺利上牌?和执法人员徇私枉法脱不开关系。
大吨小标乱象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想要让蓝牌轻卡回到正轨,不仅仅需要明确的政策法规的支撑,还需要执法者、监管部门、厂家、行业用户等共同努力才行。从车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检测上牌、上路运营等每一个环节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内的运输行业一向不缺法规,缺的是依法执法、从严执法的执法者。不仅仅是蓝牌轻卡的问题,百吨王、黄牛带路、月票问题等为何成为“皇帝的新装”,屡禁不止?“表面治超实则敛财”并不会对司机们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反而会导致超载一直处于恶性循环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让国内的运输行业良性、科学的发展,杜绝超载情况的发生,我们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王雪洁 图/卡车之家)
车市速看:190马力的瑞沃ES3单桥自卸车
在基建热潮到来的大环境下,国内对于工程运输车的需求呈大幅增长的态势.除四轴、三轴车外,在一些行驶环境不是太好的区域,两轴自卸车也成为该细分市... 2020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