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自2019年“大吨小标”事件曝光后,全国范围内对于蓝牌轻卡的管控不断加严,部分地区甚至停止手里所有蓝牌轻卡的上牌业务。
在复工后,由于堆积的业务繁多,所以新车上牌的进度减缓,加上机动车审验环节愈发严格,蓝牌轻卡想上牌变得更加困难,多地的轻卡经销商和用户都反应他们的处境很艰难。
在广州,6000多辆已出售的蓝牌轻卡正面临这样的困境。某品牌轻卡经销商透露说:针对“大吨小标”问题,广州车管所于去年11月开始加严蓝牌轻卡的上牌审核,复工复产后,对于轻卡上牌业务严查严办。
“我们店里的情况还好,客户比较好说话,大家一起商讨出解决方案。可其他经销商就没那么幸运了,很多提车后不能上牌的用户要求退车退款,让经销商焦头烂额。”
在重庆,蓝牌轻卡的上牌难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今年3月,重庆车管所发布了《对轻型货车注册登记的最新通知》。其中提到,对车长超过5800毫米,排量大于2.8升或总质量4000千克以上的轻型货车,一律纳入嫌疑车审核。
这样的嫌疑车辆,一律不得办理注册登记。这样一来,市面上此前积压的大多数品牌的蓝牌轻卡都面临无法上牌的窘境。
石家庄对轻卡上牌的审核同样严格十分严格,但好在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目前,合规蓝牌轻卡并没有受到限制,正常上牌是没问题的。上不了牌的真正原因在于车辆不合规。”河北一家汽贸公司的负责人这样表示。
但对此经销商也表示很无奈,“我们销售一些车型,确实存在不合规的情况。虽然在相关部门的严格管控和治理下,厂家推出了一些轻量化车型,但用户并不买账。”轻量化车型拉不了多少,司机标载运输根本挣不到钱。
轻量化车型用户不买账,用户买账的车型却难上牌,这也是整个轻卡行业的矛盾和症结。
尽管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地区的经销商为了帮助用户上牌还是想了不少办法。
有找黄牛公关的,视各地情况费用在3000-5000之间,不过即使花了钱也不一定能上到牌,还需要看当时的风声。
还有人选择异地上牌,不过费用很贵,有些地区已经接近10000元,而且4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2年消除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问题。受此影响,原本上牌较宽松的地区,之后也会加严标准。
不论是找黄牛还是异地上牌这都不是长久之计,更需从源头解决的还是轻卡超载问题。
蓝牌轻卡超载问题由来已久,客观来说是厂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将违规产品推向市场造成的,超载轻卡问题需要整治,但不可“一刀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法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考虑到轻卡用户的基本需求,为蓝牌轻卡设置一个相对合理的总重限制。
杭州一辆货车起火 价值百万的快递烧光
6月5日晚上23时38分,白杨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调度称:位于钱塘新区白杨街道上海往金华方向下沙收费站不到两公里处,一辆货车起火. 接到报警后,白... 2020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