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国七排放标准连刹车片、轮胎碎屑也要管,那我干脆使牛车得了。”
卡友兄弟们别说斗气话,要知道畜牧业本身就贡献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其中的一大部分就来自牛打嗝、放屁排放出的甲烷,更何况牛车的运输效率跟大货车相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玩笑归玩笑,既然我们还要在货运行业打拼,那么对“国七”标准提早了解一些,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尤其是——关于“刹车磨损也算污染源”这事,最近有不少卡友私信问我:真的假的?本期,笔者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排放标准制定,一直以来基本是“参考欧美,结合国情”,也就是所谓的“对标欧美”。而“轮胎、刹车磨损纳入监管”这件事,确实不是捕风捉影,而是欧洲已经在做的事,这也就是盛传的国七标准将“刹车片、轮胎磨损”算作污染源的来源。
2024年,欧洲议会已经正式通过了欧七(Euro VII)标准,并计划于2028年5月对重型车辆开始实施。欧七法规规定了道路车辆废气排放的规则,但也规定了轮胎磨损和制动颗粒排放等其他类型的排放规则。
它还引入了对电池耐用性的要求,对于汽车和货车,该法规保留了现有的欧六废气排放限制,但对固体颗粒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规则还包括对所有车辆在里程和使用寿命方面更严格的使用寿命要求。这意味着,汽车行业必须从整车、轮胎、刹车、甚至电池性能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技术升级,欧七堪称是“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那么欧七排放标准有何特点,它究竟有多严格?欧七标准一大特点就是简化了以往单独的汽车和VAN(欧6)以及卡车和公共汽车(欧VI)的排放规则。将所有机动车辆,包含轿车、货车、公共汽车和卡车的排放限制置于一套规则之下,可以说是做到“一视同仁”了。
并且其不仅做到了对待车型的“一视同仁”,站在技术角度上欧七也是“中立”的。无论车辆是使用汽油、柴油、电动还是替代燃料,都设置了相同的限制。欧七还将通过扩大道路排放测试所涵盖的驾驶条件范围,更好地控制所有新车的空气污染物排放。
由于近年来电动卡车市占率不断提高,虽然纯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但其仍存在直接“排放”——主要来自于刹车碎屑和轮胎颗粒,于是欧七标准在欧洲排放法规历史上首次引入对刹车和轮胎的颗粒物排放要求。这一要求,涵盖了电动汽车,同时也“殃及”了内燃机汽车。有研究表明,刹车磨损也是污染主要来源之一,质量不高的轮胎污染甚至可能要高于排气污染。
而针对这一情况,有不少企业也在研发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英国的TyreCollective公司就推出了一款轮胎排放收集器,保护交通参与者免受环境中第二大微塑料污染物的侵害。轮胎上脱落的颗粒因与道路的摩擦而带有正电荷,使用静电和气流可以吸引这些颗粒,主动去除轮胎上所脱落下的排放物。不过笔者有个疑问是,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该设备是否还能维持正常工作。
而针对刹车粉尘这一难题,德国汽车供应商Mann+Hummel(曼胡默尔)开发了一种制动粉尘过滤器,该装置集成在盘式制动器上并能够捕获80%的粉尘污染,并直接将颗粒排放物保留在制动器上,在车辆保养时一并清除。
有人建议,既然我们已经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卡车了,干脆就跳过国七,直接搞全面电动化不就好了?听起来不错,但现实是——做不到,至少现在做不到。
在今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表示,将加快移动源标准制修订,对标欧美先进法规,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推动重型货车“退四、治五、管六、推新”。
这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国七不会跳过,也不能跳过。
为什么?因为我们目前道路上仍有大量燃油车和混动车在运行,新能源比例还远远不到“替代主流”的程度。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制定国七,是在“未雨绸缪”,也是给“转型”留下缓冲。
从2022年11月欧盟委员会首次提出欧七提案开始,就被认为过于激进,难以实施落地,还会影响汽车行业的投资和竞争力。“欧七一出,怨声载道”,这似乎成为了欧七近期面临的真实写照。为了评估车辆升级至欧七排放标准带来的影响,早在2023 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委托Frontier Economics研究机构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升级欧七后,每辆乘用车/VAN货车增加的成本约2000欧元,每辆柴油公交/卡车增加的成本约120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万左右,这比欧盟委员会最初预估的平均增加成本多出4到10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字还仅仅是直接成本,主要涵盖的是设备、制造及投资。也就是说,这些数字还并不是直接反映在购买价格上的,最终反映在终端的售价将可能会高于研究所给出的数字,这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负担。这对于目前低迷的运输业来说,高昂的车价无疑又将是一个重大打击,对于依赖卡车运输的企业和个人将会造成巨大的资金负担。
综合来看,“参考欧美”是为了学习先进,但不能脱离现实。国七需要有中国特色,尤其是要结合我们自己的道路状况、车队结构和产业发展节奏。
国七还未正式发布,但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会比国六更严格、更复杂。但我们希望,它也能更理性、更接地气。我们也希望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能在制定标准时多听听行业一线和广大用户的声音:既要保护环境,也别让用户和行业“难以喘息”。也欢迎大家多多点赞、评论和转发,让更多人了解国七背后的逻辑,让更多的行业专家了解到大家的意愿。
乘龙和圆通这对CP藏着啥创收妙招?
5月23日,以“千帆踏浪 智领未来”为主题的圆通速递&东风柳汽千台交车盛典在广西柳州举行.1000台乘龙快递车正式交付圆通速递,广西壮族自治区邮... 2025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