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纯电重卡的出现,正逐步改变货运行业的生态。然而,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它的续航能力如何?充电是否高效?适用哪些运输场景?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这些关键点,为卡友们解答心中的疑惑。
首先,电动卡车的续航能力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理论上,当前主流纯电重卡的电池容量已突破600度电,续航可达500-700公里。
然而,现实中受载重、路况、温度等多重因素影响,纯电重卡的实际续航达成率平均为70%-80%之间,续航往往低于预期。
以600度电纯电牵引车为例,满载情况下在平原地区续航约450公里,而在连续爬坡或低温环境下,续航可能降至350公里以下。这种“理论丰满,现实骨感”的情况,限制了其在长途干线运输中的适用性。
另外,由于目前全国铺设的充电桩针对重卡的较少,上述重卡如何进行一次补能的话,时间往往在2个小时以上,耗时较长。
如此一来,如果运距小于200公里的运输场景,电池容量基本可以覆盖单程或者往返的运输需求,再结合夜间谷电进行充电,成本优势较为明显,此类场景使用纯电重卡较为合适。
但是运输距离如果在500公里及以上的长途干线运输,一方面目前纯电重卡的续航里程无法达成,另一方面没有对应的超充网络,难以支撑高效运营。
虽然兆瓦级超充技术已能实现15分钟补能至90%,但还需考虑充电桩的可用性、排队时间及电池衰减成本。从目前来看,主要问题在于兆瓦级的超充桩布局并不完善,势必会给用户日常充电造成困难,从而影响运营时间。
但是目前的高速网络当中,虽然全国进行了大面积的充电桩布局,但是针对专门的卡车充电桩少之又少,无疑给用户使用造成了非常不便的结果。
但是在一些典型的场景当中,比如港口、矿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可以在固定的区域建设专用的充电设施,实现车、桩、货的高效协同。
在资源型运输场景中,纯电重卡的经济性优势显著。
今年内,我先后走访过鄂尔多斯煤矿以及潜江的砂石料运输用户,车队基本上采用400-500度纯电牵引车,采用自建固定充电桩的方式进行补能,基本不耽误运营,潜江的砂石料用户,更是利用人休车不休的方式,创下单日运营平均里程700+的成绩。
优势方面,首先是能源的成本相较于燃油或者LNG来说更加的节约,按照充电费用1元一度计算(实际低于此费用),单公里的成本约为1.1-1.5元之间,远低于同场景加注正规油站的燃油车。
其次,纯电车型的整车维护成本相较于柴油车而言更低,据车主统计,大约可以降低40%左右的维护成本。
最后,纯电车型可以享受地方新能源补贴的相关政策以及路权优先。
港口作为封闭运输场景,纯电重卡与自动化码头配合,形成闭环生态。
在港口场景当中,车队可以灵活的选用换电或者充电模式对车辆进行补能,换电模式下,时间仅为3分钟左右,不耽误日常的运营。
充电模式下,如果采用超充桩进行补能的话,时间也可以压缩到15分钟左右。
到2027年,短途重卡电动化率有望突破40%。长途干线运输纯电化是必然,只是基于目前车辆续航里程、充电时长以及充电桩数量等因素无法实现,但随着纯电技术的突破、充电时长的缩减和充电桩的布局完善,这一进程将无限缩短。
政策层面,国家补贴与碳交易机制将加速燃油车替代。
对于物流企业与卡友而言,“短途红利”是关键:在砂石料、煤炭、城市配送等场景中,电动化已是不可逆趋势。当运营场景与电动化技术完美匹配时,燃油重卡已无竞争可能。这场技术驱动的场景革命,正在重塑中国物流的绿色未来。(文/图 霍景春)
关注卡车之家,获取更多货运干货!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验。
660马力+3000L双气瓶 解放鹰途太强大了
近年来,大马力重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这其中,能真正担当得起“高端”二字的却屈指可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许多大马力产品,陷入了“参数耀眼,价值打... 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