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媒体转载了欧洲部分国家相继发布停售燃油汽车时间表的报道,然而柴油机作为商用车不可或缺的主流动力,从动力性、经济性、应用的广泛性、使用的方便性等诸多角度,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进而很难在可预见的时间表内被纯电动所取代。
然而,如何把柴油车使用好、管理好,使其在保持现有优势的情况下,利用最新的低排放控制技术将其排放降至最低,成为了监管者的工作重点。但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不同的要求和行政命令,如何才能做到技术上科学合理,管理上有效可行?
● 环保举措要成熟 反之容易造损失
对重型柴油车排放进行严格管理,目的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危害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手段包括加装DPF,严控对OBD系统的篡改,甚至通过遥感法来筛查NOx或烟度超标的高排放车辆。所有的环保举措都要求有其科学性、系统性才能保证有效的社会效益。不成熟的举措很可能由于技术上或管理上的挑战而达不到预期的社会效益,甚至可能造成工业界的经济损失和市场混乱。
● 专业角度说尾气 国三装PDF真管用?
PM2.5的成因比较复杂,最直接的是黑烟,然后是发动机尾气的颗粒排放,再有就是与氮氧排放和燃油含硫量直接相关的,在大气中产生的二次排放。对于国四、国五车辆,由于使用了电控技术,燃料得以充分燃烧,尾气的黑烟这部分的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已经很小。
DPF是一种对颗粒排放控制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需要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有精细的控制,避免排放堵塞,同时初期成本也很高,因此在欧六阶段才开始使用。我们注意到,最近部分地区出台了对在用车辆加装DPF的强制规定,然而DPF的实际使用效果严重依赖于发动机本身的状态、油品质量和再生控制技术。
国三发动机本身以机械控制居多,且在使用中,高硫油仍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会造成DPF的频繁堵塞和催化剂中毒,同时DPF的再生控制技术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造成烧结、开裂等失效,更严重的可能 在再生过程中失控造成火灾和安全问题。对于监管而言,要保证DPF的实际使用效果和环境收益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所以,对于国三车辆,我们认为,更有效的管控冒黑烟问题,除了加强在用车年检过程中对烟度的检查,促进用户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以外,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引导用户更新老旧车辆,将更加切实有效,而在国三车辆上加装 DPF, 将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和监管难度。
彰显科技本色 福田奥铃"双雄"逐鹿潇湘
在浸染着“经世致用、兼收并蓄”湖湘文化的新湖南土地上,国内领先的轻型商用车制造商福田奥铃,日前携品牌旗下两员“超级”战将——超级轻卡奥铃CTS... 2017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