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卡车在公开道路上投入运营,卡友们的饭碗还端得稳吗?
不久前,一则“无人驾驶卡车正式运营第一条固定长途路线”的消息传遍网络,虽然这一幕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它所代表的意义早已超越国界: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完成了1200多英里的行驶,这也使Aurora成为第一家在公共道路上使用重型卡车提供商业自动驾驶服务的公司。
不按交规行驶的车辆、乱穿马路的行人、滂沱大雨和能见度很差的夜晚,应对各种头疼的问题可以说是人类驾驶者“驾轻就熟”的地方。但现在,自动驾驶卡车表示“它”也可以。
就在上个月,无人驾驶卡车运输服务公司Aurora宣布:在得克萨斯州正式启动自动驾驶Class 8重型卡车公共道路常态化运输服务。首批运营路线是从达拉斯至休斯顿,全程约200英里,标志着Aurora在自动驾驶货运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他们在第一批客户Uber Freight和Hirschbach Motor Lines的领导下在德克萨斯州推出了商业服务,并且将不再配备安全驾驶员。“现在,我们是第一家在公共道路上成功安全地运营商用无人驾驶卡车运输服务的公司。”Aurora首席执行官Chris Urmson说。
Aurora推出的自动驾驶系统Aurora Driver属于SAE L4级别,其核心优势在于——专注高速公路、长距离、封闭路线的卡车运输场景。相比城市中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这一领域的复杂性更低,商业价值却巨大。
美国卡车运输市场价值高达万亿美元,然而该行业正面临多重困境:司机老龄化、人才短缺、运营成本飙升,以及车辆空驶率高等问题,Aurora正是在这些痛点之中找到了突破口。
目前,他们的系统已在超过300万英里的自动驾驶测试中完成了超过1万个货运订单。其车载传感器可感知超过四个足球场距离的环境,能识别远距离夜行行人,预测违规车辆,并实现对突发情况的实时避险。其独特的“可验证AI”体系也成为该系统迈向量产的关键技术壁垒。
Aurora首席执行官Chris Urmson在出发参加Aurora首次无人驾驶之旅时的自拍
Aurora的自动驾驶卡车配备了Aurora Driver的相关硬件和众多冗余系统,包括制动、转向、动力、传感、控制、计算、冷却和通信,使车辆能够在没有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安全运行。Aurora认为,与制造合作伙伴合作是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卡车的唯一途径。
此刻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科幻成真”,会不会让卡车司机群体陷入不安?我们的卡友们,还能安心开车、稳定挣钱吗?现实情况可能没有那么极端。
首先,这一波无人驾驶运营的应用场景是高度可控的高速干线长途运输,大多是点到点、少变数、少干扰的固定线路。Aurora目前运营的达拉斯—休斯顿路线,就是最适合自动驾驶“练兵”的场景之一。
其次,无人驾驶的大规模替代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门槛”。比如政策法规、公众接受度、车辆事故责任划分、运营成本回收周期等等,都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正因如此,Aurora虽然打出“无人运营”的旗号,但在部分运营批次中仍有安全员坐镇,以应对不确定风险。
再者,从全球运输业的现状看,卡车司机短缺目前仍是大趋势。Aurora之类的自动驾驶企业,目前更多的是“补位”而非“抢饭碗”。在中国,情况同样如此。长途运输尤其是“西北干线”、“东南物流通道”等高强度线路,对司机体力和耐力要求极高。自动驾驶技术若能在这些线路上发挥作用,反倒能减轻司机负担,提升整体行业效率。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乐观。自动驾驶卡车最终一定会“蚕食”一部分司机岗位,但它更有可能带来的是岗位的转型,而非直接淘汰。未来的“卡友”可能不再只是坐在驾驶舱里握方向盘的那个人。他可能是远程运维员、数据标注员、车辆运营监控人员,或者是监督多辆自动驾驶卡车运行的“多车调度员”。
从人开车到“人管车”,这不见得是一种退化,反而是一种升级。而如何帮助现有卡友群体实现这种转型,是全社会,包括技术公司、政府与平台企业共同面对的命题。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进步,更是关怀与引导的共识。
无人驾驶卡车驶上了公开道路,它确实是全球货运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瞬间。这也预示着,一个新的物流时代,正悄然展开。但这不意味着人类的价值会因此黯淡。因为技术的使命,从来不是取代人,而是成全人。最后问题来了,自动驾驶卡车投入商业运营,会让你感到不安吗?一起聊聊吧!
豪掷10亿回馈用户 江淮商用车放大招!
从客车底盘到全场景覆盖,从燃油到多能源发力,江淮商用车,凭借61年的深厚造车积淀和潜心修炼,实现了从单一的运输场景到物流全场景的转型升级,为物流... 2025年0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