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9月30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满帮集团、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进行了约谈。这是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第四次约谈网络货运平台,通报问题均集中于多重收费、压价竞争、违规运营等方面。
那么通过这几次约谈,网络货运平台的运价上去了吗?其实并没有,相反运价今年以来是在不断下滑的。那么网络货运平台的运价究竟为什么会不断下滑,怎么样才会上升呢?
● 货运市场供大于求 信息透明加剧低价竞争
其实不仅仅是网络货运平台运价低,当前整个公路货运行业的运价都低迷。这种情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车多货少、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疫情影响、油价高涨是导火索。
货少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的生产和订单受到了大幅影响,停工减产的现象众多,这直接导致了源头货源的缺失。从卡友们的身边统计学来看,很多人的固定货源都出现了近半数的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货运平台的发展,卡车司机趴窝找活的时间减少,行业整体货运效率提升,加上车辆空返率下降,都变相减少了市场对于车辆的需求。
车多
2020年、2021年我国货车销量相比疫情前,依旧处于高位。在整体货源下降的背景下,新增货车数量反而在增加,这也就导致了市场供需的失衡。
信息透明
除了车多货少这两个根本性的原因之外,网络货运平台的出现让更多的货源聚集在一起,导致信息变得更为透明,货主每发出一个货单,很快就会被数以百计、千计的司机看到,相应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了。
入行门槛低 新用户贷款买车盲目入行
目前市场的买车门槛低,“0元购”“低首付”等购车诱人条件吸引了不少人,但由于缺少对货运行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司机盲目入行的现象较多。这部分人贷款和运营压力都很大,也是导致运价陷入低价竞争循环的一大因素。
最终,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平台通过频频降价吸引货源,司机作为弱势的一方,议价能力变弱,相关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在很多时候,谁掌握了货源就掌握了市场,所以货运平台的屁股一般都是偏向货主的。
● 网络货运平台的出现有利有弊 大环境不变运价难上涨
网络货运平台提供交易撮合服务,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能够提高车货匹配率,但同时也将货运市场上的矛盾聚焦到了平台上。就算没了货运平台,车多货少的背景下,运价依然是下行的。
有卡友表示,“哪有什么低运价,现在的运价就是很多人能够接受的运价”。真要改变现在运价低的现状,也只能从源头入手,经济好转货源增多是一条路,减少市面上的车辆数量是另外一条路,但是这两条都不是你说变就能变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编后语
现在交通部也的确是看到了运价下跌,司机运营困难的现状。这次约谈网络货运平台后,规定了2022年年底前,不得随意调整收费标准和运营规则,要保持运输价格的相对稳定。另外第四季度收费公路通行费将减免10%,这部分让利,交通部门也是希望让卡车司机来受惠的。(文/钟丹军)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的使用及相关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江淮四大技术路线引领 混动将是大趋势
破解环保油耗难题,助力卡友创业创富,从端牢“金饭碗”到打造“聚宝盆”,从燃油轻卡标杆到领跑混动轻卡,江淮1卡正在驱动产品形态进阶,引领行业加速... 2022年10月13日
越约谈越厉害
把那些骗子公司关了这个社会就清净了 没有那么多的贷款车就少了很多给钱就拉司机
高速通行费减免10%是降低运费的直接因素N年前的计重收费最合理!当时面对超低价货源宁愿空放也不拉!!
现在的运费还是太高了,应该再便宜三分之一。这么多人挤破头的进来干肯定挣大钱。回头让公司把运费再降三分之一
约谈的内容是你们定价太高了
只有提高入行门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营运货车购买需20年A照安全驾驶驾龄,禁止货运公司物流聘用低于20年驾龄的司机而且每车必须陪备两名司机,提高物流公司聘用开支避免压价抢货,不满驾龄司机只能做副驾。但是准入门槛提高就会损害国内卡车销售车企倒闭风险,你们说国家会损害谁的利益?
约谈没有结果的,要立法才行,超载也要立法,处罚力度不够,按车型定价4.2米车厢不低于4.2元每公里,不超载就货源充足一点,现在是2个车的货一个车超载就拉完了,超载要吊销驾驶证,看看你还敢不敢超载,标载对人对车都有好处,
车已卖进厂打螺丝管你多低现阶段我是干不下去了
难道因为约谈的内容就是为啥运价这么高?
约谈???约谈的内容、结果咋就不敢公开呢???切!
你就是每天约谈也没有,狼多肉少
先把那些发12-13吨要4.2米的弄死再说
科技发达了,方便了司机,但是把司机也坑苦了,还不如以前小黑板找货,翻地图册开车。
没一个开车的,只是在谈利益的分配
感觉是在约谈让它们这些吸血鬼把运价再降一点
道理谁都明白,真正为卡车司机权益说话的有几个人?
运满满就是个坑
这种对缝平台就该取提
货车帮,运满满,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省省回头车,几个平台垄断货运市场,让司机生不如死!简直把运价搅希烂,入行的师傅都是咬着牙关慢慢回血,不跑话更亏。无底线的压低价格,司机没有发言权
谈一次多一个收费项目,最近又多了一个运费险,作为第三方平台一味的偏向发货发,发货方注册资料审核特别松懈,现如今实名制社会还会出现不给运费找不到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