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交通运输部近日公布四份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函,内容都涉及自动驾驶。
答复函中透露了目前我国自动驾驶的最新政策制定进展及未来规划。交通运输部表示,自动驾驶发展指导意见已起草完成,正在征求各方意见;近几年自主式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发展瓶颈期,车路协同式技术路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有关自动驾驶的议案提案,其中就有此次交通运输部回复的四个议案。
在回复中,交通运输部十分赞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并透露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专题研究组围绕自动驾驶法律、法规开展专项研究。
近期,他们组织产、学、研、用各方代表,系统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公路法、测绘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适应性。
并组织国内产学研界代表研究起草了促进自动驾驶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覆盖自动驾驶测试、运营、监管、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意见。
包括推进高速公路道路测试、制定载人载物测试管理办法、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法律法规、建立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强制保险机制、研究自动驾驶汽车营运管理办法、建立自动驾驶营运车辆运行安全监管体系等。该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
此次首次被透露出来的这份国家层面自动驾驶指导意见,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自动驾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对于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目前业内主要有自主式技术路线和车路协同式技术路线。而业内之前都把精力放在自主式技术路线的研发上。
交通运输部在回复中表示,当前,自动驾驶仍处在产业化前期,技术有待成熟。自动驾驶研发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完全依靠车辆自身感知和决策能力的自主式自动驾驶,另一条是借助路侧基础设施的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
近几年,自主式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发展瓶颈期,业界逐渐认识到,单车智能技术难度大、研制成本高、适用场景有限,制约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同时,车路协同式技术路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成为降低车辆感知和决策成本、促进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方案。
交通运输部认为,自动驾驶是载运工具、基础设施与运行管控的有机融合,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普遍提升。
这是国家权威部门首次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进行点评,并对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归纳。
交通运输部表示,上述自动驾驶发展指导意见梳理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等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适应性,提出了覆盖自动驾驶测试、运营、监管、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意见。
对于未来的规划,交通运输部表示,将着眼于未来商业化应用,以开放的心态和审慎的态度,更好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健康有序发展,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工作协调。不仅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协调,还要加强跨行业、跨区域的协调,形成推进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合力。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即将出台的自动驾驶发展指导意见,将为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三是加强前瞻研究。一方面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支撑自动驾驶的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研究,统筹科研资源集中攻关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动提升自动驾驶汽车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制修订研究。
四是加强试点示范。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推进智慧公路试点,深化车路协同应用,并拟以2022冬奥会、2022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苏州)等重大活动及洋山深水港区海公铁联运通道等典型项目为节点,组织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集中应用示范。
锦州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整治"车匪路霸"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锦州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三年目标:使行业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恶垄断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或霸占公... 2019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