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品质的日益提高,生鲜电商将在明年迎来高峰。据了解,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如何为客户在配送过程中保“鲜”成为众人的思考?事实上,物流冷链环节繁杂、建设投资大等问题,这成了生鲜电商被一度唱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卡车之家配图
目前,生鲜电商领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冷链物流。事实上,“全程冷链配送”涉及环节非常琐碎。顺丰优选CEO李东起向记者介绍,当商品离开库区后,分拣和包装操作场地需具备温控条件,再装入温控箱运输,最后收派员将商品装入保温袋上门派件。整个环节所使用的温控设备包括冷藏箱、冷冻箱、冰盒、冰袋、保温袋等众多微小细节。而在这些细节中,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对于大多数草根创业者来说,如果做不到“电商富二代”拼爹式稳步扩张,那专注去做好冷链配送某个环节或是一条可行之路。依谷网市场总监陈宇告诉记者,在电商大佬纷纷建设冷库仓储及冷链环节时,依谷网的着力重点是对生鲜商品“最后100米”的保鲜。陈宇解释说:“生鲜商品品类不同,要求的温度也不同。以冷冻鸡为例,需要用多少冰,冰大概应该放在保温煲的什么位置,这些细节对食物的保鲜都非常重要。”
事实上,诸如依谷网一样专注于研究冷链配送各个环节的公司也并不少。但大多数生鲜电商仍对目前国内B2C第三方冷链配送不满意。问题何在?
起点创投创始合伙人查立向记者分析,目前在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障碍并不大,但最大问题在于这些技术还没有找到用户痛点。他说:“现在冷链环节的技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如温度可以保持在72小时之内。但在实际运营当中,发现绝大部分产品只需要保持10小时就可以了。技术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材料价钱上去了反而竞争力就没了。”
查立建议,可以将这些技术投入在节能、能源再利用方面,成本也会下降,非常有前途。至于一些小包装的技术研发投入则完全没必要过大。他说:“目前一些温度可控的小包装,完全可以应付服务于‘3公里、30分钟之内’的中小创业者的配送需求。”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苏州姑苏物流业设首家"人民调解委员会"
昨天,姑苏区白洋湾“传化物流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获准成立,这也是该区物流行业设立的首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卡车之家配图记者了解到苏州传化物流...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