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要学会扔牌 车型开发与打麻将同理(二)

卡车之家
故作悲伤╮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既然麻将牌的总量是固定的,那么就必须扔掉某些牌。既然企业的资源相对于希望干的项目总是不够的,那么也就是有些想干的项目不能要,已经有的项目要舍弃。但是,很多企业都会做加法,而不会做减法。

要学会扔牌 车型开发与打麻将同理(二)

卡车之家配图

    道理一:摸新牌必须挤掉旧牌——不能过恋老车型

    做企业不像打麻将,不容易在上新车型的时候对老车型做优化。很多企业都是车型越来越多,这样其实并不经济。

    事实上,每个新车型都会产生两种效应,一个是挤出效应,就是这个新车型会占有资源,会降低资源对其他地方的投入;另一个是替代效应,就是这个新车型不但会占领一部分新市场,也会占领原有车型的一些市场。如果比较“背”的话,有的新车型推出来后,发现总销量并没增加,原因就是新车型占了老车型的量。有些更悲惨的,新车型出来后,总销量反而下降了,因为老车型的竞争力跟不上,新车型又不够给力。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车型越多,市场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车型(或关键零部件)换代时,老车型都要被淘汰。比如,沃尔沃集团并购雷诺卡车后,雷诺的发动机平台就被卖掉,其实这个时候,雷诺的发动机也还是不错的,也有自己的市场。但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沃尔沃和雷诺发动机只共用沃尔沃的平台,但品牌还是沃尔沃和雷诺两个品牌。

    再比如,2012年,重卡市场有个现象,那就是老车型普遍遭遇滑铁卢,上汽依维柯红岩的“老金刚”,销量从上一年的1万多辆下降到2000多辆;一汽青岛解放品牌中的中低端车型,销量也是下滑了一半多。事实上,在2012年,由于用户的用户(比如矿主和货主)的选择非常大,而运费的差别又很小(现在的运输业是微利行业),这个时候,货主就倾向于选择更高档、更好的车辆。

    这样,新购车的用户,就会选择更高端的车型,这也就是为什么低端车型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同样的,2012年,排位靠后的一些企业,如华菱、北奔、红岩、江淮等企业的下降幅度都高于行业,这也是因为有些货主更倾向于选择一线品牌的缘故。

    因此,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不是应该考虑放弃一些低端车型?比如红岩的老金刚。红岩的老总们也许会说,这怎么可能,有些用户就是喜欢用老金刚,这个车型还有很大的市场。不过,在我看来,用新金刚去替代老金刚,也许比新老金刚都同台竞技要好。

    新金刚的驾驶室用的是杰狮驾驶室,跟老金刚根本不是一代产品,跟陕汽奥龙等车型也不是一代的。用老金刚去跟奥龙拼价格,毫无优势可言,但是用新金刚跟奥龙比,就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能在新金刚里再推一个经济型新金刚,价格略高于陕汽奥龙,将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好东西,也没有人会拒绝新一代的东西。老金刚2013年的定位是“质量一般 价格便宜”,这并不符合红岩的特点。红岩合资后,跟竞争对手相比,毫无价格优势,因此,红岩的品牌价值就必须高出一般国产品牌,而老金刚的这个“质量一般”,肯定会损坏红岩的新品牌形象;价格便宜,肯定也无利可图。

    既然无利可图,为什么还要做呢?如果说仅仅为了上量,那么新金刚推出更经济的车型和更低的价格,一定可以“秒杀”对手,上量并非不可能。当历史转折的洪流到来时,谁最先把旧的东西抛弃的快,谁越容易成功,谁还要死死抓着旧的东西,还在强调有的人就是喜欢旧事物,谁就死的最快,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规律。柯达对于传统胶片的恋恋不舍,诺基亚对非智能机的痴迷,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道理二:先扔“东西南北中”——扔掉小众车型

    既然资源是不够,就必须在想要干的项目间做个取舍。那么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呢?牌友们告诉我,打麻将的时候,对于那些都不成双和都不连的牌——“东西南北中发财白板”,要先扔掉。这是因为,如果都是单牌的话,“五条”这样的牌,既可能凑对或仨,也可能凑成连牌,而“东西南北中”那些只能凑重复的牌,不能连牌,这就减少了成为胡牌的概率。

    同样的,企业在决定项目取舍的时候,也要把那些成功概率低的项目先砍掉,或者说,在决定要上什么新车型的时候,必须要想想,这个项目是不是比其他项目成功概率更大,假如回答是否定的话,那么这个项目就要果断扔掉。

    事实上,决定车型开发也一样。假如这个车型本身适应面就很窄,那么成功的概率显然就要小一些。对于很多小企业,在决定一个车型开发之前,应该要对这个车型的适应面作出一个判断,对于那些适应面比较窄的,某些特殊领域特殊市场的新车型,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在这个车型上进行投入,就肯定会丢失其他机会——资源是有限的。对于任何小众市场产品的开发,都可能会意味着对于大众市场产品开发机会的丧失。

    现在有些年底商务大会,很多企业总结销量下滑时都会说说:“产品线短,产品不够。”其实,这些企业产品种类非常多,只不过适合市场的产品非常少。有些企业往往是好卖的产品没几个,不好卖的一大堆。为什么?原因是有些企业,是“按供开发”。什么叫按供开发,就是开发人员想开发什么就开发什么,会开发什么就开发什么,习惯开发什么就开发什么。这样开发出来的车型,长期压库当然不奇怪。

    还有些企业开发车型,是“按需开发”,但开发出来的车卖的也少,为什么?因为这个“需”太小众了,不是主流的“需求”。比如,某个经销商提出来,当地市场需要什么车型,他们就开发什么车型,而不去问问这个车型到底有多大的市场,改成别的衍生车型是否也好卖;有的老总天天在市场上跑,跑到一个地方,发现这个地区现在需要某种车型,马上就让公司开发这个车型。

    那没跑到的地方呢?往往没跑到的地方对其他未开发车型的需求量更大。这样开发车型就缺乏全局观,因为你不清楚你开发的车型是不是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

    如何判断什么是小众市场产品,什么是大众市场产品呢?这需要全面的分析。笔者在某重卡企业研发老总的办公室看到过一张表(知识产权,不便更详细披露),这张横轴是产品大类,如牵引,工程等等(比这个还细,很多类),纵轴是小类(如6x4,4x2等等),里面的各交点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圈,圈大代表市场销量高,圈小代表市场销量小。这个企业开发车型的原则是,只有那些圈圈大到一定程度的车型,才会去开发,市场容量过小的车型则不去开发。

    其实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总体市场情况,列一张这样的表(还可以细化到地区),再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画一条“线”,也就是市场容量范围在什么区间的车才可以去开发,否则就要放弃。

    再比如,在总结中通客车2012年的增长为何高于行业时,中通董事长提到了他们的“车型瘦身”。凡是年销量不满10辆的,果断地从销售目录中删去。因此,每个老总,在决定开发一个车型的时候,都应“货比三家”:有没有比这个车型更适合开发的?这个车型是不是当前最有市场容量的?这个车型是否最容易获得成功?当然,这个判断的背后就必须要对全国市场做一个相对全面、准确的分析。

    其实,精简车型,很多企业都在做,但是步伐还是不够大,下手还是不够狠,就像我打麻将,有时候手里哪张牌都舍不得丢。

●  相关阅读:

    实力高于运气 从打麻将看车型开发(一)
    http://www.360che.com/news/130131/24830.html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2年全年快递量达56.9亿件 同比增55%

2012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980.9亿元,同比增长26.9%;业务总量完成2036.8亿元,... 2013年01月17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