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009年11月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两大世界500强中央企业对旗下汽车产业进行战略重,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目前,中国长安旗下拥有长安汽车、江铃汽车、东安动力、云内动力4家上市公司。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兵装集团旗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于2010年正式进军自卸车、专用车等重型汽车领域。目前拥有自卸车、牵引车、载货车、燃气车、运油车、洒水车、各式垃圾车及多种专用车等车型。企业中长期目标是:到2012年整车销售达到1.5万辆,总体销售收入超过30亿,进入重卡行业前十名。
在中国重汽、福田欧曼、陕西重汽、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上菲红、北方奔驰等主流重型卡车企业的激烈竞争下,其产品线尚未完善、营销网络没有完全铺开建全与品牌知名度较低情况下,长安重汽很难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2011年长安重型卡车销3062辆,今年前四个月仅销售 272 辆,全年产销量预期在千辆左右。若按长安重卡上市规划及产能规模以及参照主流重卡车企当初产品上市表现,显然这一销量成绩单是不尽人意的。
此外,在缺乏核心技术背景下,长安重汽将目光投向了与福特合资合作,合资成为挽救长安重汽的唯一明智出路,同时也将为长安跻身中国汽车第一方阵增添重要的竞争砝码。与此同时,长安重汽也确定的未来三年发展目标是:在三年之内销量超过15000台,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进入前十名而成为行业翘楚。
日前,福特汽车公司与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正式达成协议,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接手太原长安重汽,正式进入中国重卡市场,长安汽车与福特将把合作从乘用车向商用车领域延伸。据此前曾报导过:福特与长安在重卡领域的合资股比为50对50,太原长安重汽将以引进技术和产品的方式将福特欧Ⅳ、欧Ⅴ整车技术和关键总成都导入到长安重卡。
二、福特扩大中国战略背景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于1903年,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旗下拥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 和Volvo等汽车品牌。1917年,亨利福特推出的T型卡车底盘是第一种专门为卡车设计的底盘。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特汽车就将注意力投向轿车市场,这种历史渊源使福特重卡业务至今在北美市场并不突出。
原品牌和厂名都叫做“井岗山”的老牌国有汽车厂——江铃汽车公司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江铃汽车与福特在商用车项目上进行了合作合资,并成功推出了欧系高端轻客全顺。江铃汽车凭借合作伙伴福特汽车公司的技术优势以及自身在商用车领域15年积淀的成果,已由单一商用车生产企业全面进入多元化现代化汽车生产企业。
江铃公司欲做大做强就必须进入乘用车生产领域,这一直是江铃公司的多少年的夙愿,因此江铃这些年来一直孜孜以求在积极筹划进军乘用车市场,以增加在长安这个松散的大集团内的抗衡的筹码。
2010年12月,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历时四年,与福特合作生产的一款高端SUV―江铃驭胜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这是江铃股份旗下首款乘用车产品,也是江铃汽车在拥有与福特合作背景下诞生的第一款自主乘用车型和切入乘用车市场的新转机,也是江铃汽车实现市场战略转型的一款战略车型。不仅承载了江铃汽车“商转乘”的梦想,也打响了江铃汽车与福特在乘用车领域合作的第一枪。
此后,福特又向江铃导入其在北美市场畅销的SUV车型翼虎,标志着这家跨国汽车巨头已开始重新梳理其在华合资布局。而此前福特在华战略是与长安联手主打乘用车领域,与江铃的合作重点则在于开发商用车市场。
为了加速未来发展,福特汽车在华继续享受 “超国民待遇”的同时,不断在中国市场追加投资以提高产能。据资料显示,福特目前在华的总投资额增至30多亿美元,其中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公司在重庆投建新发动机生产基地,总投资5亿美元,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届时将使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年总产量提升至75万台。
随着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公司重庆新工厂和江铃汽车股份公司小蓝基地两座全新的先进整车厂落成投产,福特汽车在华产能还将得到大幅提升,未来福特汽车公司的业务增长将来自于中国市场。
在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重卡市场,福特重型卡车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早在2005年,福特通过江铃引入重卡产品CARGO,试图通过江铃汽车的经销网络推广Cargo,并计划三年以后能在中国生产并上市,其目标市场是年产3万辆,当时福特几辆Cargo牵引车还在国内做适应性路试。但最终因种种不是原因的原因不了了之,并以江铃汽车撤销重卡事业部而告终结。
目前,福特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一是福特持股37%的商用车企业江铃控股。另一则是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持股比例为:长安50%,福特35%,马自达15%。主要产品包括沃尔沃S40、S80L、新福克斯、蒙迪欧-致胜、 福克斯、S-MAX、嘉年华、马自达3星骋与马自达2等。
福特 LOGO
在中国,福特市场占有率与品牌溢价能力不仅低于大众、通用,也低于丰田、本田、日产等竞争对手,这与福特全球国际市场地位相差甚大。福特汽车在中国只到2011年才实现51.9万辆的销量,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仅为2.8%。1997年之前,福特与上汽集团展开合资谈判。
在去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在华一向以低调著称的福特却高调向全世界公布了它在中国的“1515”计划,即计划到2015年向中国引进15款新车型,经销商网点数量翻番,以谋求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福特汽车公司具有和世界重卡领域所有大佬叫板的实力,有改变世界重卡领域特别是在华国际卡车巨鳄的竞争格局。
福特汽车在华的战略目标是细分市场上运用多款车型竞争。在乘用车方面既有小型车、中级车、高级车,也有SUV和MPV;在商用车方面既有轻型客车情况下,未来主要推重型卡车,纵深进入目前尚未涉足的细分市场以不断扩大在华战果。
三、福特重卡误嫁长安而非江铃
1917年,亨利·福特推出的T型卡车底盘是第一种专门为卡车设计的底盘,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特汽车就将注意力投向轿车市场,这种历史渊源使福特重卡车业务至今在美国市场并不突出。
目前,美国重型卡车主要有: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旗下的弗莱特林那(Freightliner)公司以及旗下的西星货车公司和斯特林公司、帕卡(PaccarCorp)公司旗下的肯沃思(Kenworth)公司和彼得比尔特(Peterbilt)公司、国际(International)卡车公司、麦克(Mack)重型汽车公司、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佩卡集团的旗舰公司。
康明斯 发动机
重型货车生产厂商的发动机多来自于美国发动机制造商卡特匹勒、底特律柴油、康明斯、麦克货车公司、沃尔沃货车北美公司五大厂家。
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和非洲区总裁韩瑞麒(Joe Hinrichs)日前强调,“福特在中国市场有着激进的增长计划,福特非常重视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推进我们的扩张计划。未来十年,亚太区销量将占到福特全球销量的70%,其潜力来自中印市场。福特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50亿美元,远远大于在印度市场的20亿美元。”
长久以来,以平头车为标准形象的欧日重卡品牌充斥着中国市场,福特重卡作为北美长头车进入中国市场,是否能仅凭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去攻破有着数十年市场认可度的欧日系长头货车产品的坚强壁垒?将成为一个悬念。不过平头载重车也是福特的次主要的产品之一,长安重卡只要拿过来生产即可,并不存在杞人忧天的所谓福特只生产长头而不生产平头卡车的误导与传闻。
四、中国本土商用车将全线崩溃覆灭
上世纪,中国的重卡行业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为自主品牌,但进入新千年以后,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合资企业争先恐后的进入,目前竞争呈现出阶梯化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主要卡车制造商巨头都在中国争先恐后、紧锣密鼓掀起与运作一轮又一轮的合资潮。戴姆勒牵手福田、德国MAN与中国重汽合资,特彼勒卡联手江淮.沃尔沃与东风集团合资,通用与一汽合资、日野与广汽合资、日产与东风合资,以及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佩卡卡车公司和不排除也将进入的斯堪尼亚重卡,全球主要卡车制造商几乎都要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重卡市场,纷纷联合国内重卡生产企业,通过产品与技术导入等合资、合作形式参与本土市场的竞争。如今中国几乎所有主流商用车车企已完全结束了自主品牌的时代,特别在重型卡车领域形成了一波又一浪的合资潮流。
在当下美、欧、日等西方帝国主义全面彻底摧毁消灭中国制造业的全盘大战略下,继中国在乘用车制造领域本土自主品牌(微型客车除外,因中国官僚机构对汽车产品划分的严重错误,而张冠李戴将微型客车误归乘用车类)基本上全线崩溃失守,预期在2020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将会全军覆没;2020年后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也将会重蹈乘用车覆辙而全军覆没,商用车毁灭性加速度比乘用车还要快,这完全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
博世清洁柴油技术
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政府根本对本土制造业的不保护政策,任其国际汽车大鳄大举入侵而完全摧毁本土车企;其二是因政治与政绩面子需要,在燃油油品远不可能达标的情况下,而超前实施不符合国情的排放标准,导致本土自主商用车各大车企被迫进行发动机的不断升级,但又在这一过程中不掌握最前沿的电控技术,因此被逼只能只有与境外商用车巨擎合作合资,以有辱国格与民族自尊心的无奈心态,全盘接受市场换技术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其三是近年来国际商用车大佬来华投资不仅此是带来某几款车型,而是整体动力、传动与电控等关键性系统,其技术上先进性足以窒息本土自主车企。
如掌控中国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命脉与咽喉的德国博世集团,日前公布2011年在华业绩和2012年发展战略。2011年,博世集团在华销售额达到42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其主要业务汽车技术业务实现249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达7%。
截至目前,博世已在中国建立13个技术中心,有超过2700名研发人员致力于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2012年起,博世将陆续在华投资30亿元至40亿元。在中国西部地区,博世将新建工厂扩大产能,博世底盘控制系统新工厂已于2012年2月份落户成都。此外,在长沙、武汉等中西部城市,博世也将先后建立10余个地区销售办事处。
再如中国高端重型卡车市场变速器的主要供给商——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宣布2011年采埃孚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也非常强劲,约1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2012年第一季度,采埃孚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率高达28%。
作为采埃孚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已占整个集团销售额的10%以上,采埃孚还将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业务。同时,未来将有更多产品在采埃孚上海工程技术中心进行本地化研发。,并通过采埃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进行国产化制造。
由此不难发现,在中国商用车领域的外资入侵者其经济战略性规划(并非当年的坚船利舰),主要目的就是完全摧毁中国的本土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在技术含量最高最复杂的重型卡车行业内,大开杀戮杀戒。因此,在眼下各级官僚汉奸引狼入室作祟情况下,如今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无论是乘用车抑或是商用车都处于一个危境的状态而非耸人听闻!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12年一季度快递量10.4亿件 同比增46.7%
一季度,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97.5亿元,同比增长23.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42.3... 2012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