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商车行业人文关怀之心常有 落地却很难

卡车之家
殊途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从年头到年尾,商用车行业所处的舆论环境都不是那么和谐。物流成本高企与校车事故频出,在引发国家层面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普通民众的目光。以往不那么了解商用车的老百姓们,现在也开始盯着卡车、校车,稍有闪失,不仅仅会失去用户信任,而且还可能遭遇网络大批判的风险。

商车行业人文关怀之心常有 落地却很难

    在进入“全民看商车”时代日益明显的今天,商用车行业又不得不去面对从业内走向社会的现实,这种矛盾或许会带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不过,更大的麻烦在于:我们意识到了人文缺失,也在努力弥补,为何还为此这般揪心?

    答案是多层面的。首先,同样是商品,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的特殊属性让它更多地承载了挣钱的简单诉求。长期以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第一要务的商用车企,也就逐渐失去了让用户在心理上、精神上更满足的压力。

    其次,同样是“群体”,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用户大多习惯于购车、用车的沟通,平时忙于运营,根本无暇组织、参与像乘用车主“车友会”那般的交流。与此同时,不少大型运输企业的负责人都说平日见面不易,更勿论奔波劳碌的散户们了。而这也让商用车企业及营销体系难以找到突破口,有一搭无一搭的措施,对于建设常态、有效的人文体系几乎无用。

    再次,商用车行业的文化根基相对薄弱,钱财概念又过盛,买卖双方更喜欢在讨价还价的“真实惠”上博弈,对于看似务虚的人文关怀,远不如让利更能直接受益。这正是商用车企业频频向用户示好却不受待见,屡屡推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服务理念而难以被用户接受的症结所在。

    此外,商用车行业从业者众,各地风俗不同,诉求不同,对文化软实力的关注程度各有差异,就容易导致商用车企顾此失彼,甚至在某一阶段忽视人文关怀的落实。更近一步讲,这也反映出商用车企业本身在人文体系上的欠缺,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明显特征的人文概念。比如在市场上,人的主体地位尚不如车重要;又比如,聚拢人心目的更直接地指向卖车。

    然而,当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商用车行业里惯常缺失的人文关怀就成了硬伤。尽管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商用车企业都在强调服务的重要性,但真正让用户感受到的人文关怀并不多。对于商用车企业而言,现在的舆论环境对于商用车行业总体利好,至少不差。大家关注的是运营、是管理,对车企、产品的非议还不多,这无疑给了商用车行业一段时间的缓冲。

    坦白地讲,尽管国内企业的商用车产品在性能、品质等方面已有很多改进与提高,但相较于国外产品,还是存在客观差距,特别是在生产一致性问题上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倘若运营、管理层面的缺陷得以弥补,产品就继而成为首当其冲的关注点。一旦出了些许问题,商用车行业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一边是用户向心力不足;一边是各界指责声响亮。到了此种境地,车企想改变困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之前,某卡车企业负责人曾向笔者表示,企业的人文关怀之心常有,落地却很难。用户不领情,体系搭建不易,此类原因的长期存在,加之用户自身人文意识觉醒相对缓慢,都会让进入互联时代,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商用车行业左右为难。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1年11月快递量3.9亿件 同比增69.7%

1-11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416.5亿元,同比增长22.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449... 2011年12月21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