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央视“3·15”晚会后,大货车防护栏成为被追杀的对象。在一个个惨痛的案例面前,没有谁能容忍大货车在此方面的不作为。
身为商用车媒体圈的从业者,此时的心情很沉重,又有些无奈。和晚会上以正面形象示人的国外卡车比起来,国产卡车的防护栏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在这里得多说一句,国外卡车不光防护栏光鲜,整车也比国产卡车显得高档很多。
防护栏拷问货车生存环境 山寨卡车横行无忌
试想,在相关强制性技术标准早已实施多年的前提下,这类问题依然困扰着货车的运输安全,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货车使用环境的大不同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绝不是为目前国内卡车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狡辩。
“3·15” 晚会上,笔者留意到这样一句话,大体意思是“(防护栏)可以要厚的,但是贵”。恰恰是这句不甚清晰的话,说出了货车防护栏之所以外强中干的根源,那就是货车车主出于节省成本考虑,或不装防护栏,或装上了不合格的防护栏。当我们对这些车主的漠然进行批判时,是否应该问一下他们为何这么做的原因,又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不这么做。
或许有人提出,只要市场上销售的货车、挂车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生产,那就能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在“山寨”企业、“山寨”车横行无忌的今天,正规军也不得不自降身段在很多方面妥协。如此一来,用户不情愿、竞争不规范,不按标准生产的货车、挂车流通在市面上也就见怪不怪了。而运营监管层面真空的问题,笔者相信已是不言自明。
正是在此般生存环境下,货车防护栏的安全隐患才被无限放大。不基于事实声讨防护栏是一刀切的,而要想让防护栏不再被声讨,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声讨而已。在笔者看来,多方联动改善乃至改变货车的运营环境,才是可行的解决之道。
● 相关阅读:
2010年2月受春节影响 快递量同比降5.4%
2010年2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68.4亿元,同比增长7.1%;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73.2亿... 2010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