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话语权减弱 跨国企业在华策略发生转变

卡车之家
痛了☆谁来疼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在中国市场上,德国商用车制造商——似乎总是“慢人一步”。在进口车的销量上,戴姆勒和沃尔沃占了前两位,曼只能屈居之后;戴姆勒和沃尔沃早已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而曼,这家全球排位第三的商用车制造商,却至今未能选中一家卡车企业来扩大中国市场。

话语权减弱 跨国企业在华策略发生转变

    面对中国市场这块甜美的大蛋糕,曼为何落于人后?是过于谨慎还是犹豫不决?

    曼在双方缔结的战略合作发布的新闻稿中重点列出了三点:曼以5.6亿欧元收购中国重汽25%加一股股权;中国重汽在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将开发新型卡车系列。

    如果说,曼看重中国重汽在中国重型卡车市场上的地位,期望借助本身的技术优势跟中国重汽合作来扩大市场份额,这是必然的。然而,曼决定以5.6亿欧元的资金入股中国重汽,而不是此前跨国企业使用得最多的技术转让或者设立合资公司,这就是曼最大的改变,也许可以称之为妥协。

    一位参与曼与红岩谈判的项目的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当时曼和红岩合资谈得非常艰难,难点就在于当时曼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理念,不会轻易投钱到中国市场,而是选择卖技术,一次性将钱收回来。此前,曼与国内多家重卡企业都有技术转让协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此可见,在曼与中国重汽签订战略合作时,曼“豪气”地扔出了5.6亿欧元(约合56亿人民币)的入股资金,这证明曼真的变了。

●  曼只卖技术是因为没钱?

    曼不是没钱。从2006年开始,在欧洲市场上,曼就抛出了数百亿欧元想收购利润率超高的斯堪尼亚,虽然最后大众坐收“渔翁之利”,但这也证明,对于曼而言,事实上是希望投入大笔资金入股某个企业,共图发展的。

    此后,曼顺利地购入了大众商用车位于巴西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位于印度的合资公司也因为曼的一再注资,使得曼成为合资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  曼为何会转变?

    一说,是因为曼的“中国梦”。对于开拓中国市场,曼一方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100年前,曼就进入了中国市场;近几十年里,引进曼下属企业斯太尔技术的中国重卡企业茁壮成长;但在中国市场戴姆勒和沃尔沃却抢了先,曼在这方面的发展始终不如意。

    据了解,曼与国内重卡企业和重型发动机企业谈合作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从红岩、陕汽到潍柴

    据红岩内部人士透露,当初曼的想法是:将发动机的生产基地设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建在中部地区,所以只是希望把TGA的驾驶室技术卖给红岩,而不愿提供发动机技术。但红岩的想法是,希望在与外资的合作过程中得到持续注入的技术。显然,这次谈判无果而终。

    2004年,陕汽引进了曼的F2000驾驶室技术,从先后顺序来说,从斯太尔到F2000,陕汽和曼再有进一步的合作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却因曼要求在新品牌上必须使用曼的LOGO,而遭到了陕汽的决绝。

    接下来是潍柴。2007年,曼和潍柴绕开了陕汽,签订了合资意向书。根据当初签订的备忘录,双方在卡车、卡车发动机、卡车配件以及大型船用发动机的生产和销售上达成战略合作,而这样正中想做整车的潍柴的下怀。但不知道为何,双方轰轰烈烈的合资意向,在最后却没有下文了。

    因此,曼的转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跨国企业在中国合资、合作的话语权正在减弱。

    2009年,戴姆勒跟福田的合作终于尘埃落定,在合资公司中,注入奔驰技术的新产品上将被烙上“FOTON”的LOGO,而提供核心动力的戴姆勒,则是在驾驶室上打上“戴姆勒动力”的字样,这样的转变,在此前中外合资的案例中是从未有过的。

    现在,曼交出了D08、D20和D26全系列发动机技术;车桥、分动器和驾驶室等总成;世界最先进的重型卡车之一的TGA整车技术;还有曼在卡车服务和技术提升方面的支持等四大块“肥肉”。而中国重汽付出总额不到9亿元人民币,简直是物超所值。这或将成为中国商用车企业中外合作的又一经典案例。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