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马斯克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Robotaxi概念车)只会在白天搭人赚钱,那你还是低估了他的“内卷精神”。
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暗示”——有95%的特斯拉Cybercab在夜间需求低时会停驶,而他们或许将考虑将Optimus(特斯拉开发的一款人形机器人)变为货运快递员,在城市安静的黑夜里穿梭,把包裹送到你家门口。这不是科幻,这是马斯克设想的“双班制Cybercab”——白天载客、晚上送货。
表面看,这是“共享经济”的又一次升级,但本质上,是特斯拉对Cybercab网络商业模型的再次优化。
马斯克指出,95%的Cybercab会在夜间处于闲置状态。也就是说,一大堆高精尖的自动驾驶车在深夜被“晾着”,无疑是种浪费。相比之下,把它们派去送货,不仅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还能拉低平台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而成本控制,一直是Cybercab商业化最大难题之一。自动驾驶车辆单靠白天几小时的运营回本,确实吃力。如今增加“夜班副业”,Cybercab就变成了24小时滚动创收的“打工人”。
你可能会问,那谁来装包裹、送上门?答案就是Optimus人形机器人——马斯克早就安排上了。Optimus可以在货运车内打包、分拣、搬运,甚至在有人担心包裹被盗的区域,把快递精准投递到快递柜或安全站点。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最后一公里无人物流”闭环:Cybercab负责运,Optimus负责搬,用户安心收。
自动驾驶的经济性与落地场景
目前的Cybercab,最大的现实问题都不是“能不能跑”,而是“跑了能不能赚钱”。夜间送货这个模式非常聪明,规避了日间交通高峰,还能错峰使用城市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夜间的物流业务往往是高频次、可预测、低时效压力,适合无人车反复练习——它不需要像送外卖那样分秒必争,但能在大量重复中打磨稳定性。
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车的场景融合
很多人对人形机器人嗤之以鼻,觉得“除了跳舞啥也不会”。但如果它与自动驾驶车协同作战,事情就有点不一样了。Optimus并不是单独完成“人类工作”的替代,而是在一个标准化、低复杂度、可规划的环境中做“最后一公里”的搬运工。
而这,恰恰是人形机器人最容易实现落地的场景。也就是说,马斯克可能用物流这个现实需求,把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拉向了现实。
产业生态闭环的形成
注意,特斯拉的这套构想不仅仅是一个“夜班车”模式,而是一个从车辆、机器人、调度网络、能源系统到投递终端的完整闭环。这就像苹果造iPhone时,不只是造手机,而是顺手把整个App Store、芯片、供应链、零售体系全拉上了。
而马斯克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一个不靠人类参与的出行+物流系统。它不只是出租车,也不只是快递车,而是一个“自我运转的赚钱机器”。一旦跑通,这个模式极有可能复制到更多国家乃至全球。
马斯克给Cybercab“加夜班”的这波操作,是一次有战略眼光的进击。他不再满足于Cybercab成为“第二个Uber”,而是希望它成为一个全天候的智能生产单元,为特斯拉的盈利模型打下坚实基础。如果说白天载客是Cybercab对传统出行市场的冲击,那么夜间送货,就是它对未来物流行业的一次“偷袭”。自动驾驶出租车送货,人形机器人搬运,你觉得这波脑洞算不算大呢?
江淮1卡以技术创新铸就时代荣光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关键所在.江淮1卡凭借61年技术积淀与持续突破,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国商用车行业从“追赶... 2025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