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产业分析

争相进入 中国重卡产能过剩厂家更过剩

卡车之家
关东煮小熊崽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目前,我国有公告(目录)的重型卡车生产厂家约有30家,若加上无公告(目录)的准重卡生产厂家,大概在40多家。去年,全国总共年销售重型卡车(完整型+非完整型+半挂牵引车)63.62万辆,平均每一家全年产销量在1.5万辆左右,其中产销量不足百辆的有10家以上、产销量不足千辆的有20多家。如果再加上今年或明后年下线上市的所谓山寨版重卡车企,产销量一旦分摊开来,可能平均一家产销量还不足一万辆。

    据笔者预估,全国重卡和准重卡车企明后年扩大放量后的总产能,在200万辆上下,而对于市场规模还不到一百万辆的重卡来产业与有产业规模经济之称的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的重型卡车产业显而易见是产能过剩和厂家过剩了,因此造成了极大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笔者认为这是重型卡车准入门槛过低、审查批准的强权部门的失职失查与各地方政府投资过热、一味地追求GDP政绩而造成恶果,这种畸胎式“汽车过剩”只有也只能在中国出现。

争相进入 中国重卡产能过剩厂家更过剩

历年重型卡车销路走势图

●  中国重卡市场迅猛增长形成高度开放态势

    2009年自度过全球金融海啸危机的寒冬后,我国汽车市场规模进入了迅猛高速发展期,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同样也取得了巨大发展的重型卡车市场,更吸引了境内外汽车巨头们争相抢占的宝地。纷纷抢占重卡市场份额,其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争相进入 中国重卡产能过剩厂家更过剩

    原本土重卡车企占据国内九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而现在这个优势正被国际卡车巨头所削弱,境外商用车垄断霸主正在实现与中国商用车市场形成整合,特别是在重型卡车领域尤其明显。不是以“以市场换技术”、就是“以技术换市场”,中国重卡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放的姿态,随着沃尔沃斯堪尼亚(MAN)、奔驰、通用、卡特彼勒等国际卡车巨头的快速进入,一个加速整合中国卡车企业和市场过程正在形成。

    由此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卡车市场的发展将是竞争与整合并行,国内外卡车企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态势。日前,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墨池:“这说明斯堪尼亚战略发展的重心正在向中国市场偏移,中国重卡市场的高端需求正在崛起。企业(斯堪尼亚)战略重心的变化不仅仅是短期内出现的经济危机造成的,更是全球重卡行业的发展趋势使然。因此,我认为全球重卡市场的未来在中国。”。

争相进入 中国重卡产能过剩厂家更过剩

    何氏同时指出:“2010年将是中国重卡市场的转折年,中国重卡市场将步入由中低端产品需求向高端产品需求转折的阶段。目前中国重卡行业的年产销数量可谓世界第一,市场容量也可谓最大;但是,仍不能称之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市场。原因是在中国重卡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仍是中低端车型。不过,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中国重卡市场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需求转换速度将是全球最快的,因为在中国的部分市场已经出现了与欧洲市场无异的对高端产品的需求。”

    续去年中国重汽与德国曼(MAN)成立合资公司后,今年中国江淮汽车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纳维斯塔国际集团(Navistar)已接近达成总价值40亿人民币(5.86亿美元)的合资计划,其中将包括建造重型卡车和发动机在内的两个合作项目。  其中,柴油发动机项目,江淮汽车和纳维斯塔国际集团计划各出资50%。 目前,在就某些技术细节进行协商,很快就会完成合作谈判。 计划中的合资重型卡车公司将在江淮汽车位于合肥的制造基地成立,最初产能为4万辆。 如果进展顺利,该协议将使卡特彼勒和纳维斯塔国际集团跻身于中国1500亿人民币的重卡市场,与戴姆勒公司和其他欧洲企业展开竞争。

●  重卡的“高、大、全”是吸引涌入者的诱因

    近二年中国重卡市场突然火了,中、外各行业内外盯着这块大蛋糕垂涎欲滴,相关与不相关的产业都挤破了头要进入重卡行业,形成了千军万马高调过独木桥的趋势。分别有专用车、农用车、乘用车、摩托车、零部件,甚至汽车销售商也纷纷进入重卡市场。如“生产摩托车的力帆、大运进来了,生产乘用车的奇瑞伙同生产专用车的中集进来了,生产零部件的玉柴法士特、富华也加入集瑞分一杯羹,华晨坐不住了也要进入重卡市场,曾经被东风弃置只能靠卖合格证度日的云汽也被重组了……”

争相进入 中国重卡产能过剩厂家更过剩

     “高、大、全”是吸引重卡涌入者的主要诱因。所谓“高”,就是认为重卡行业是高利润,“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其实,这些涌入者却忽视了重型卡车也是高科技高品质的产品,投入的资金也是巨大的。所谓“大”和“全”,就是认为企做大做强就必须上重卡,这样产品线才丰富,才能显示出造车的高科技水平,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也有的目的,才能资格与竞争对手叫板,才有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的盲目引资招商、追求GDP政绩也给新涌入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中国重卡的恶性竞争不利于技术与市场的良性有序发展

    新涌入重卡车企初期可以模仿甚至拷贝竞争对手的产品与营销模式,但长远发展则需要企业有源源不断的研发和高超的营销创造能力。买零部件组装产品可解企业一时只需,但要想做大做强惟有打造自己的零部件供应链。此外,由于重卡的使用工况极端复杂,对匹配技术的要求极高,即便是拼凑组装,也有高下之分,需要巨额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积淀。虽然表面上看生产重卡的门槛看上去很低,但近年来技术市场门槛却已经大幅提高,并非进出自如,非得要交高额的学费不可。如果一如既往地交个3-4年,也就意味着破产熄火了。

争相进入 中国重卡产能过剩厂家更过剩

    重型卡车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重卡对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型的要求,比任何车型都要高出N多倍。同时重卡又是生产资料,是用户赖以生存、发家致富的最要挣钱工具。因此,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与此同时,重卡对生产厂商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要求更高。虽然众多山寨版重卡的拼装车在价格上很有优势,但是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却难以保证,搞得不好就是一辆辆马路上的弑手。新涌入的山寨版重卡对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的冲击,可能蒙受损失的不仅仅是用户,而是中国整个重卡行业。所造成的重复性投资造成浪费、产能过剩和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低价恶性竞争也不利于中国重卡技术与市场的良性有序地发展。

●  更多阅读都想分得一杯羹 历数你所不知道的重卡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2010年5月快递量1.9亿件 同比增长25.8%

2010年5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41.1亿元,同比增长4.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62.6... 2010年06月22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