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倘若说发动机是卡车的灵魂,那么机油则是生命的符号,机油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卡车最终的寿命。在神州大陆,机油品牌众多,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市场上诱惑与危机并存。为了探寻中国千万卡车司机对机油的真实需求,深切分析机油市场发展现状,卡车之家展开了2016柴机油使用情况的市场调研,本文我们将统计数据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次调研是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参与此次投票调查的主要是用户及卡车之家的忠实卡友,深入探讨合资品牌VS国产品牌,合成机油VS矿物油,网购VS常规渠道,使用保养周期调查,以及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真实现状。
● 品牌认知 合资称霸
调查问卷的前几项,我们首先针对卡友的车辆日常情况做了简单的摸底。从数据显示来看,有55.23%的用户的车辆采用的是电喷技术,44.77%的用户车辆是大泵。由此可见采用大泵供油方式的车辆,市场保有量很高,国家强制推行环保标准的压力将面临市场的考验。
尤其是国四取代国三,国五取代国四的速度过快,是否严重影响了货运市场的合理发展?虽然卡友们都支持提高环保标准,希望不给后人留下雾霾的遗憾,但是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的卡友的生存状况。汽车的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20%的污染源是否要承担80%工业污染制造的罪名,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在平时车辆行走的路线选项中,有将近100为网友选择了平原地带,其次为山地和走遍各种地形的,仅有少量选择了高温、高寒的恶劣环境,其实这和下一项车辆的工作环境调查,有着相对应的关系。半数以上的用户选择了短途运输,大多也都是在平原地区,环境相对好一些。36.63%的人选择了长途运输,势必要走南闯北任何地形和环境都会有所经历,只有不到10%的用户工作在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
驾驶路线可能不是卡友们定的,但是货源却是卡友or车主选择的,为了养家糊口辗转于云贵川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长途奔袭青藏高原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是否越艰险的路段,运费会更高?卡友的收入是否能成正比?这是我们后续将关注的问题。
超载在圈内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虽然一再命令禁止,但仍存超载的情况发生,在此项调查中六成以上的用户都存在偶尔会有超载的情况,有24.42%的用户存在常年超载的现象,甚至还有12%的用户始终是超载运输的。站在卡车车之家的角度,希望可以杜绝超载的现象,但更希望整个卡车的运输行业可以更加规范化,利润如果有所提升,相信司机也不愿意冒生命危险去超载的。
在机油领域,合资品牌曾长期的垄断国内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诸多机油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起来,中国品牌的崛起是不可忽视的新力量。与强大的合资品牌相比,国产品牌能否具备抗衡的实力,这是我们调查的重要话题之一。
通过数据统计,在保修期内,壳牌和美孚作为海外一线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数据优势非常明显。两者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
据我们分析原因:一是,海外品牌知名度高,更易被用户认同;二是,进入中国市场早,相应的合资企业的历史长远,产销远胜于姗姗起步的国产品牌;三是,历经多年的深耕细作,合作企业的车企众多;四是,广告宣传出类拔萃,新用户年轻更易被宣传所吸引。在保修期内的品牌选择,无疑是品牌硬实力的见证。
在保修期外,卡友在机油品牌选择上有了小幅改变。其中两大霸主,壳牌和美孚的占有率小幅提升,从数据看,两豪门的关注度超过了70%;意味着有小部分卡友改变了机油品牌的选择,从其他品牌转投了这两个巨无霸。两大品牌在维护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有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的更高目标。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再次分析出进口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优势依旧,客户沟通技巧、维护用户能力也略强于其他品牌。
对于品牌的信任度方面,也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在卡友最值得推荐或信任的品牌中,合资品牌的占有率高达49.42%,基本上占据了一般的份额,与前两项的调查数据有相似之处。不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选择原装进口和国产品牌的相差不多,可以看出民族品牌逐渐受到了卡友的认可。
在不选择国产机油品牌的调查中,有近六成的卡友选择的是质量,其次是品牌认知度以及用户口碑。很明显质量保证才是卡友最为关注的,其实随着技术日益进步,大牌机油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只要能选购到正品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市场上仍然存在无良奸商,向不明真相的卡友兜售劣质机油,搅乱市场使得用户买不到正规产品,而对国产品牌逐渐失去了好感。
环保一刀切 京津冀如何看待二手车限迁
随着环保话题的不断升温,给政府带来了不小的环保压力,中央也把环保指标当做考核标准,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达标不惜采用一刀切的政策.汽车尾气排放也是... 2016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