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G燃气汽车的发展线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一条轨迹,气包车--天然气压缩技术发展--CNG/LNG汽车--CNG/LNG背置式气瓶--双NG燃料车型。正如今年各大车企年会所展示的一样,燃气重卡不仅仅是马力、气瓶容积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国内相对少见的LNG侧置式气瓶也登场了。
在过去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国内的LNG卡车似乎气瓶大多数都是背置式结构,而欧洲地区的平头和北美的长头卡车则大多数都是侧置气瓶结构,但是从今年解放、重汽、陕汽等企业的年会来看,侧置气瓶也开始逐渐登场了,这样的布局方式会更好吗?
驾驶室可位移距离更大:相比之下,侧置式气瓶布局不会阻碍驾驶室的位移空间。由于侧置式气瓶安装在车架两侧,即便是不幸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驾驶室依然拥有足够的位移空间,对于整车的安全性来说更高。
整车重心更低:从现阶段的长续航版本的LNG燃气重卡来看,背置式双气瓶结构占据多数,尤其是1350L这类双重叠加的大气瓶,在加满气的情况下,双气瓶总重达到了2吨左右,重心整体偏高。
而侧置式气瓶显然可以解决整车重心过高的问题,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转弯的状态下,车身姿态可以更稳定,整车受到的离心力的影响更小。并且,挂车在重载坡道起步的情况下也会更加的稳定。
货厢前探空间更多:侧置双气瓶结构,可以让驾驶室与挂车之间预留更多的空间,尤其是针对长轴版的牵引车,货厢可以实现更多的前探空间。这样的设计对冷藏车、快递物流车等一类需要更大载货空间的车型来说,极为友好。
那既然侧置式LNG气瓶存在着这么多优势,为何国内这两年才陆续出现呢?也许“技术”和“成本”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首先,在技术方面,在有限的轴距内实现大容量侧置式LNG气瓶并非易事。众所周知,在一般车架两侧及底部会安装大量的零部件结构,比如电瓶、排气筒、干燥罐、储气筒诸多零部件。如果要在车架侧面实现大容量的LNG气瓶,这些零部件除了安装位置需要重新设计之外,甚至连造型、结构都需要重新设计,而且包括车辆的通过性、气瓶离地空间的安全性方面的设计都需要进行相对较大的变动。
既然空间要求高,那么是否可以直接增加底盘轴距而不用改动零部件位置呢?必然不行,对于牵引车而言,任何一点轴距的加长都会导致转弯半径发生变化,除了会导致法规项超标之外,也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灵活性。
其次,LNG侧置式气瓶在国内较为少见的原因就是成本限制。与上述原因一样,底盘的重新设计、包括零部件的形状结构等等设计都会导致整车的成本大幅度的增加,现阶段LNG卡车本身相比燃油车就要贵6、7万左右,如果是再增加1、2万,你还会选择吗?
丨编后语丨
聊到这里,燃气重卡侧置式LNG气瓶之所以比较少见的原因也比较清晰了。尤其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因为现阶段成本和技术的原因,不太可能会出现在所有的运输场景之中。毕竟,单纯的叠加技术导致成本的增加和转嫁,是车企和用户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对于部分快递或冷藏运输场景而言,侧置式气瓶的燃气重卡,未尝不是一种全新的选择。(Image Video/lowtechmagazine、Iveco、westport)
谁主沉浮?2023年中重卡市场回顾
"2023年,中国中重卡市场迎来了复苏的春风,销量重回百万辆规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在这背后,是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复苏、政策支持的加持以及企... 2024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