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整体式电驱桥已经广泛应用在新能源轻卡之上。整体式电驱桥的定义和结构,其实就是小编前文介绍的集成式电驱桥一致,现如今的各个厂家不同的整体式电驱桥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集成程度和零部件材料,重量的因素之上,整体的结构大致相同。
《比亚迪集成电驱桥产品》
我们现如今较为常见的整体式驱动桥主要由驱动电机、变速箱、差速器、制动系统、空气悬臂和桥壳、轮毂等零部件构成;主要特点有电机、变速器、差速器、高度集成,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电机动力经变速齿轮等机构直接驱动车轮;可实现自动变速,可以使电机工作保持在高效率区间;具有制动回馈,实现能量回收,延长续航里程。
那么,整体式电驱桥与采用电机的传统方案相比,有哪些优势呢?简单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结构更简单:采用电机的传统方案由独立的电机、万向传动轴总成、车桥等零部件组成,零部件多传动链长,结构相对复杂。而整体式电驱桥方案主要由驱动电机与变速箱连接,取消了传统的传动轴,采用单个电机作为动力,经变速器将动力传递给车轮,零部件少,结构更简单。
(2)布置更容易:整体式电驱桥方案直接将车桥总成布置在底盘上即可,零部件集成化高,数量少,占空间较少;而采用电机的传统方需要将电机、万向传动轴总成和车桥等布置在底盘上,零部件占空间较多,不方便整车布置。
(3)更节能更环保:集成电驱桥方案结构高度集成,一体式综合效率更高,动力损失少,无形之中能够减少车辆动力流失,增加续航里程。
(4)技术优势:集成电驱桥方案与传统后桥相比可调节的速比范围更大,能实现较高的能量回馈,符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某轮边电机方案》
按照我们理解方式,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就是在车辆边设计一个电机,用来单独驱动车轮;但其实,目前分布式电驱动桥主要分为了两个模式:分别是轮毂电机驱动和轮边电机驱动两种形式。
《某轮毂电机方案》
分布式电驱动桥中的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安装位置:轮毂电机一般和车轮是同心布置,轮边是偏心布置;
2、传动方式:轮边电机从电机输出轴,经传动轴至车轮,轮毂电机外转子/定子与车轮固连;
3、技术路线:轮边电机一般为内转子电机,而轮毂电机采用两种技术路线:内转子和外转子;比如说应用于奔驰等高端车型之上的英国Protean轮毂电机就采用了为外转子直驱方式;舍弗勒则是以内转子加行星减速器的方式。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内转子的转速高,扭矩小一些。外转子的转速低,扭矩大。
4、模式不同:轮边电机目前大多采用高转速电机+定轴式或行星齿轮式减速的模式,实现减速增扭。轮毂电机目前大多采用直接驱动式和匹配行星齿轮减速式。
《某轮毂电机方案》
总的来看,分布式电驱动桥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所以无论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形式均可以实现安装,而且分布式电驱动桥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类似坦克履带车辆的差动转向,能够极大的减少转弯半径。而且,在使用分布式电驱动桥时,传统的离合器,变速箱均可以舍去,大大简化车辆的结构。
《某轮边电机方案》
但是,不论是轮毂电机还是轮边电机,均要实现以较小的体积、较低的重量来获得足够的扭矩,而且对于电机控制、精细程度、噪音、散热、制动性能、工作工况、密封性等要求较高,而且成本也非常的高,实际实用下来的效果目前还不如集成式电驱桥模式,市场还需要给分布式电驱动桥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 编后语
总的来看,未来不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电驱桥技术势必会成为发展的主流,但是集成式电驱桥和轮边/轮毂电驱系统究竟孰优孰劣,谁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呢?我们拭目以待。(文/张夼源 部分图源于网络)
从芯出发-解放动力311用户日如期而至
2022年11月11日,解放动力一年一度的311用户日再次如期而至,今年活动以“节油芯,皆由心”为主题,解放动力领导、用户代表以及中国汽车报、卡车之家、... 2022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