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很懒 什么都没留下。
经典军用卡车回忆,今天为卡友们介绍的车型为原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跃进130型军用卡车,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车型,相信不少70后的卡友一定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嘎斯是对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汽车的尊称,1956年以前称为“莫洛托夫”汽车厂或“吉姆”汽车厂,是前苏联汽车工业的支柱。
1946年,嘎斯51车型(如图左)在前苏联开始生产,时隔一年后嘎斯将载重为2.5吨,驱动形式4*2的基础配置之上升级为载重2吨驱动形式为4*4的嘎斯63车型(如图右)。这两款车型同样搭载排量为3.485L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0匹马力(52kW)。
嘎斯63生产到1968年,而51则生产到1975年。此车应用非常广泛,在前苏联的许可下,包括中国、波兰和朝鲜在内的国家都曾引进嘎斯51的整车技术。
中国引进生产的嘎斯51命名为:yuejin NJ-130(南京跃进);波兰生产的嘎斯51命名为:Lublin-51;朝鲜生产的嘎斯51命名为:sungri-58。
1947年3月27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特种纵队修理厂,1957年正式成立南京汽车制造厂。1958年3月10日中国第一辆轻型汽车(跃进130)诞生,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因而被国家命名为“跃进”牌。
照片中沉睡许久的嘎斯51军用卡车相比较之前介绍的几款常见军用车型的确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驾驶室上方的“机枪”,是否能想起战争风云岁月里的炮火连天的无畏英雄。
嘎斯51与解放CA10尽管造型十分相似,但是细节部分还是差别明显。例如:发动机舱的开启方式、密闭式挡风玻璃、倒置雨刷等特点鲜明。
由于停放时间较长,机舱内已经布满了杂草,不过依然可以看到排量为3.485L的六缸汽油发动机。比起CA10机舱的“双翼”开启方式,南京130车型则是显得有些局促,特别是维修保养时带来很多不便。
由于岁月的侵蚀,车身的漆色已经变得暗淡。打开车门可以看到其内饰采用墨绿色,十分经典。车门内衬、中控台均采用真材实料的钢铁材质,毕竟那个年代塑料制造工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纯手工制作为当时汽车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方向盘采用三幅设计,波浪条纹提供更加明显的质感。
分体机械式仪表从左到右依次代表:汽油容量、机油压力、时速等。
货厢栏板、油箱均采用结实耐用的金属材质,提高行车中的可靠性。
比起进口嘎斯51车型,国产跃进130作为新中国第一款轻型汽车,在无数次对内忧外患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作为中国军用历史车型中的一份子,南京“老嘎斯”寄托着无数汽车老前辈对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无限憬。(文/卡家号:truckfancier)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卡车之家卡家号自媒体,不代表卡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加入我们,用你的优质内容,为自己发声,为行业代言,成为商用车圈儿的意见领袖.
柳汽造车50周年盛典暨杭州地区推广会
8月10日下午杭州乘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石塘瑞莱克斯大酒店举办的“荣耀五十载,价值赢未来”柳汽造车50周年品牌盛典暨杭州地区上市推广会.八月... 2019年08月11日
机头是双缸的
这才是顶配的!顶上有机枪
这车改的它亲娘都不认识了,原车应该是六缸侧置气门气油机叫NJ70或685,上世纪80年代产过495的柴油车也叫135,反正不是两缸柴油机,大厢绝对是后来产的原车的是木制大厢,再说原车的油箱是在司机屁股后边加油口在驾驶室和大厢中间,我1991年进车队时我们运输公司还有俩这玩意
明明是2缸柴油机非说6缸汽油机,无语了
我没有开过这车的卡友,我的教练车,嘎斯51,我家买了一台用490柴油机改装,大箱不行了买了八百块的松木做个大箱,余下的结婚又做了套家具,那个年代什么都是自己做的,电瓶有人帮忙做,郑州买极板隔板做新的,发动机自己大修,哪像现在什么都掏钱修。
南京小驾驶
我很想知道大箱多长?
首先这台车是南汽后期生产的跃进-134型号,原厂应该是扬州495柴油机4档箱带倒档锁,这台车改装了双缸柴油机加大了水箱换了大厢马槽油箱,这个车国产没有6缸汽油型号,平头的136有492的汽油机。小编多学点常识。
这车只能拉两吨
战斗中的英雄
图片上的那是双缸柴油机!
佩服小编:还能找到这种厂
糊编这是双缸柴油机
可惜了一代名车,应该好好保护一下啊,好歹也是历史的见证啊
这个好像改装了
怎么不修复保存起来,放着烂了
胡编啊。那时那有那么多钢材?大箱除合页和箱勾外全部是木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