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2022年,反复的疫情使商用车市场再次陷入艰难境地。越过第2次高峰之后,中国商用车行业将何去何从?

7月5日,第三届中国商用车新生态高峰论坛以“科技赋能智造 价值驱动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大讨论。该论坛由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CCPIT-Auto)指导、汽车观察主办、商用汽车观察承办,得到了欧航欧马可陕汽重卡、吉利商用车集团等企业以及搜狐汽车、快手汽车、卡车之家、中汽兄弟等50多家合作媒体的大力支持。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现场,来自商用车企业、物流企业、零部件企业、科技公司、科研机构的代表,聚焦商用车产业链的科技与价值,给近300万名线上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并吸引了众多卡车司机群体的观看。

从重“量”到重“质”

面对寒冷程度远远超过预判的商用车市场,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杨琳在致辞中表示,虽然6月以后,随着国家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商用车行业特别是重卡行业能够在年底前迎来转机,但是能带来多大程度的转机,依然不是很乐观。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杨琳

“此次商用车行业的深度调整,让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转型升级、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艰难和重要。同时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那些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企业,那些既坚持开放融合又坚持自主可控发展的企业,才能顺利跨越难关,实现高质量发展。”她认为,整个行业必须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在对市场保持敬畏的同时,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才能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

杨琳介绍,寒冬中的商用车市场存在三个方面的新机遇。首先,国家双碳战略的逐渐落地将加速商用车新能源化的进程。在短途城配运输市场以及矿区、港口等特殊场景内,换电重卡将成为新的运输主力,换电模式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期。其次,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将成为长续航重载运输减碳的方案之一。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推广规模的扩大,商用车行业有望成为国内燃料电池最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市场之一。第三,自动驾驶卡车已经从技术研究阶段转为产品工程化验证阶段,并在一些特定场景开始商业化应用。无人驾驶技术赋能物流行业不仅能大大节省人力成本,还能大幅减少安全事故,降低管理难度,实现降本增效,必定会给数万亿元规模的物流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科技赋能打造最优TCO

福田欧航欧马可事业部党委书记、总裁唐宏超则从政策机遇、聚焦痛点、科技赋能三个方面给出企业端的“御寒”解决方案。他认为,中轻卡行业正迎来三个政策机遇:其一,城市群区域经济模式促进中轻卡物流稳步发展。未来中轻卡在城市群内的城际物流参与度高达70%,城市内物流参与度达55%。其二,聚焦“双碳”目标,突破商用车应用。排放升级、四阶段油耗,电动化、氢燃料、替代燃料等新元素,叠加新技术加速中轻卡迭代升级,必将成为“双碳”目标下的商用车发展之路。其三,安全标准升级。高安全标准加持智能网联应用为产品创造提供了源动力,安全智能需求加速中轻卡迭代升级的更新机会搭建道路安全、产品安全、驾驶安全的高端商用车产品平台。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福田欧航欧马可事业部党委书记、总裁唐宏超

面对运价降低与油费上涨矛盾、法规与超载的矛盾等中轻卡行业痛点,唐宏超认为,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最优TCO是永恒主题。叠加新环境形势,未来10年中轻卡将聚焦轻量化、节能、智能网联、新能源、AMT、专用化等。他强调:“科技赋能是打造最优TCO的最佳途径。欧航欧马可将围绕轻量化、节能、智能网联、新能源、人性化、专用化六个方面,通过科技赋能,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从以车为中心到以货为中心

作为商用车领域的后起之秀,吉利商用车集团聚焦绿色和智能,从以车为中心到以货为中心,从制造商转型为运力科技综合服务商,无疑是抓住了商用车产业变革的核心要件。吉利商用车集团副总裁、轻商事业部总经理王彦彬则从“创造智慧互联 引领绿色商用”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商用车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吉利商用车集团副总裁、轻商事业部总经理王彦彬

双碳目标下的环保战略也好,中国商用车四阶段油耗、新基建政策、路权与补贴以及公共领域用车新增或更换车型新能源比例达80~100%的商用车新能源化要求的政策驱动也罢,甚至是油价高的市场驱动因素的叠加,都说明商用车新能源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前5月,与商用车总销量同比下降46.3%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新能源商用车以8.2万辆总销量,同比上升59.5%。王彦彬预计,2025年,新能源轻型商用车的渗透率将达20%, 2030年渗透率将达5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王彦彬表示:“当前的商业竞争,已不是单独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和生态圈之间的竞争。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致力于整合上下游业务,通过战略系统实现从以车为中心到以货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

双碳压力下的远虑与近忧

双碳目标成为既定国策,本身就给商用车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又恰恰赶上疫情多发、市场滑坡、燃油涨价等多项不利因素叠加,商用车行业前景如何?商用车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又该如何寻求突破?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在汽车观察传媒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科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王玉海、康明斯中国发动机业务市场与销售总经理马骥、森萨塔科技商用车及非道路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吴鹏,围绕“双碳压力下的远虑与近忧”展开了热烈讨论。

刘科强表示,双碳目标给商用车产业带来颠覆性、复杂性、系统性重大且深远的改变。陕汽重卡将在确保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下,提供既有双碳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第一步要选择合适的场景,确保适合新能源重卡运营,再对场景运输状况进行专业考察,提供合适匹配的车辆,包括提供试用车辆、更优金融方案等。新能源重卡车队投入运营后,安排专业工程师和服务人员提供跟车服务,包括加大配件储备等,确保用户的用车环节高效,有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理。陕汽新能源重卡希望用户从选车、购车、用车等全生命周期、运营全过程中得到比柴油车更好的服务,以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收益,实现双碳和满足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

王玉海认为,面对双碳目标,商用车企业要挖潜与革新并行。所谓挖潜就是在现有技术体系上升级,比如预见性巡航、附件电动化、减少怠速时间等;所谓革新就是顺应发展趋势,实现商用车驱动的电动化或者部分电动化,比如纯电动、混动、氢燃料电池等各种技术方向的探索,并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因为商用车的特点就是应用场景多且复杂,所以每一个特定场景都有特定的技术路线。

发动机企业代表马骥则表示,商用车中动力是核心诉求。要实现双碳目标,仅仅依靠不断加码排放系统、不断升级柴油发动机技术、不断加大天然气动力的比重已无法满足。目前,整个商用车行业都处于多元化能源动力布局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主机厂还是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都在一边升级传统能源技术和产品,一边开发新能源产品和技术。未来,商用车动力将迎来一个各种新能源应用、各种技术路线都参与其中的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从柴油、天然气的传统内燃机到氢内燃机,到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动力,再到可再生能源动力或生物能源动力,都将迎接双碳战略的“检阅”。最后市场竞争中留下来的,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

作为科技公司的代表吴鹏发表了与王玉海、马骥同样的观点,未来,商用车技术路线将是多技术路线并存。“双碳实施虽然会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技术路线不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多元化技术路线已成为行业共识。每家企业都不只有一种技术储备,都在做多模式探索,目前很难说哪种技术路线一定会成为主流。”他表示,至少未来5年内,传统动力总成依然是市场主流。未来10年,中重卡市场的新能源渗透有望达到20%。

价格战OR价值战

在存量市场、合规化运输、疫情反复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市场环境下,商用车行业是以价格战谋销量还是以价值战谋未来?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在商用汽车观察主编王兰的主持下,江淮汽车轻型车服务备件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洁浩、开瑞新能源市场部总监/全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卢华平、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前瞻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宋伟,围绕“价格战OR价值战”的话题进行思想的碰撞。

“在变化莫测的轻卡市场,价格战没有出路,价值战是唯一的选择。只有在价值战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用户价值,才能实现宝贵的用户资产的变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刘洁浩表示,只有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才能谋得长远发展。江淮汽车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卢华平认为,如今,中国商用车市场年市场规模460万左右,已进入存量替换空间。未来,市场增幅有限,正在加速向合规化、绿色化迈进。随着用车场景不断细化,用户除了关注车辆的购置成本外,更加关注车辆使用效率、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因此,商用车行业应加强智能网联产品、用户服务生态等构建用户价值,提供“人-车-货-钱”的全场景解决方案,为司机创富。开瑞新能源作为绿色城配的践行者,致力于为物流司机谋幸福,为绿色城配谋发展。

宋伟表示,在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市场环境下,商用车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由传统的汽车销售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全方位服务,才能破局。商用车由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要求商用车企业要打造平台化的产品,并在平台化产品上满足客户各种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未来的电动化商用车,是一个集智能化、网联化于一体的移动平台,可以为客户定制化提供智能驾驶功能、车队管理功能和售后一体化服务功能,这些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升产品价值。

后疫情时代下的智慧物流升级

反复的疫情、严峻的市场竞争,给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什么?

聚焦科技与价值 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

在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商用汽车杂志社社长、卓众商用车网总编辑于晶的主持下,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商用车所所长邵谱、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产研院副总裁张广伟、招商局集团交通物流事业部多式联运创新发展中心业务部主任王嵩、顺丰科技大数据解决方案专家陈秋丽围绕“后疫情时代下的智慧物流升级”的话题进行了思想交锋。

“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产业融合势在必行。”邵谱解释说,无人驾驶、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是由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赋能物流的过程,它是技术革命的产物。目前,智慧物流是一个长期阶段,处于快速发展期,何时发展到成熟期还要结合整个技术发展趋势。

张广伟认为,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极大加剧了社会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渴求,加速催化了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让技术进入快速迭代的发展过程,商用车的单车智能驾驶技术得以不断完善突破,并逐步进入到商业化落地阶段,真正的无人化智能运输时代正在走来。目前,主线科技的自动驾驶技术已可实现完全无人化(去安全员),并能真正为用户创造降本增效的商业价值。他强调:“科技赋能物流运输,需要在‘硬件 ’和‘软件’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智慧物流大势所趋,任重道远。”王嵩认为,智慧物流的驱动力来自三方面:第一,内需增长,使人们对商品物流的数量、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已达到5.3%。作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投资和外贸,消费已成为经济驱动的主力。第二,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也使很多高不可攀的高科技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技术成本的降低带来供应增加。第三,政策助力,近几年,国家对智慧物流产业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导和鼓励。这三方面叠加在一起,就推动中国智慧物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今年反复的疫情对智慧物流行业起到催化加速作用。

顺丰科技大数据专家陈秋丽表示,智慧物流的落地除了技术发展因素外,技术应用是另一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一套系统建设或者搭建很快,但是企业如何把这个系统用好、把数据用好,才是使得企业真正走向数字化管理的必备手段。新冠疫情等社会突发事件会倒逼物流企业采取更好工具、手段或者技术去赋能,更好地进行包含车辆的资源调度等。相信接下来一定有更多的物流企业愿意尝试新技术,但是什么时候能用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探索。因为这是共享经济、共享智慧的时代,希望大家可以拥抱新技术,敢于创新。

“虽然双碳、国六、疫情这些因素给商用车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新能源技术、智能驾驶、数字化物流等技术变革给我们带来的促进作用更大。无论商用车市场风云如何变幻,科技都是永远的竞争力,价值都是永恒的生命力。”主持人刘小勇最后总结道。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卡友守护千万家 一汽解放守护万千卡友

对运输行业而言,2022年无疑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受经济放缓、外贸收缩、材料上涨、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运输行业“货源少,成本高,挣钱难”,卡车用户运... 2022年07月05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