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崔忠付:19年冷链物流回顾与2020年展望

在2019第十三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崔忠付:19年冷链物流回顾与2020年展望

各位嘉宾,冷链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在温暖如春的椰城海口,共同迎来“2019第十三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首先,我代表主办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海南省发改委、海口市人民政府以及广大企业对本次年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更趋复杂,全球经济形势逆转,由上年的“同步复苏”转向“同步减速”,经贸摩擦此起彼伏,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些都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从国内看,中国政府加大逆周期调节、积极实施稳定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这种变化直接传导至物流层面,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5.9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低于上年同期,也低于当期GDP增速。2019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连续6个月未达荣枯线。

受价格持续下滑、业务量增速连续放缓的挤压,物流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走弱。这种局面在进入11月份后有所改善,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1月PMI为50.2%,重新回到扩张区间。分项指数显示,11月国内需求扩张,大部分行业增速有所回升,新动能和消费品保持较好带动作用。

从冷链物流发展情况来看,2019年受实体经济和大物流环境不景气的多重影响,部分企业受到较为显著的市场冲击。但行业整体仍旧保持稳步的增长势头,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1. 冷链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2019年冷冻冷藏水产和肉制品进口量上涨至1000万吨左右,果蔬、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总产量预计将突破13亿吨,冷链市场需求巨大。据中物联冷链委测算分析,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2.352亿吨,比2018年增长4653万吨,同比增长24.65%。

2019年预计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为6.1万亿元,比2018年同比增长27.08%。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3391.2亿元,比2018年增长505.2亿元,同比增长17.60%。

2. 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预计全国冷库总量将达到6052.5万吨(折合1.51亿立方米),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6%。

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21.27万台,较上年增长3.27万台,同比增长18.16%。其中1-4月份冷藏车市场销量大幅上扬,进入5月份,由于5.21大吨小标问题的曝光和治理,蓝牌轻卡冷藏车销量有所影响,不过10月份之后冷藏车市场整体回升。

3. 行业监管力度明显加强。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于12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对食品贮藏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史上四个最严,即最严的监管、标准、处罚和问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动《冷冻冷藏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要求冷藏车、冷库需依法备案。国家卫健委和中物联冷链委制定的《食品冷链卫生规范》强制性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将于明年发布实施。

4. 冷链市场环境有所改善。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要求下,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广西、广州、龙岩、洛阳、南平等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在冷链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补贴。

5. 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

2019年在冷链需求和市场模式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积极探索和布局新的市场机遇,彰显企业活力。比如,G7和日本丸红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智能冷链车队资产管理服务。

双汇和冷王、开利、东风、解放、中集、红宇等六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3年时间投入3亿元新增850台运输车,打造冷链版的“滴滴”。

此外,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领鲜物流、万纬冷链、宇培供应链、郑明物流等也在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布局。唯捷城配、九曳供应链、餐北斗、信良记等先后获得融资,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以上这些变化,是过去一年内冷链行业展现出来的亮点,也是我们判断冷链行业还将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放眼未来,冷链物流机遇广阔;立足当下,冷链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去正视和解决:

1. 基础设施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当前我国冷链基础设施体量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但盲目建设冷库、购置车辆、扩充网络等导致的“吃不饱”问题还是很多,值得大家警惕和反思。

今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进口猪肉、牛肉等数量激增,受惠于此很多地方冷库业务一改疲态,甚至出现长期爆仓局面。这也促使一些地方的冷库项目大干快上,不过审慎分析这背后存在不小的隐患,一旦进口量下降将造成库容过剩。

2. 政策滞后和超前共同制约行业发展。

政策环境的改善给冷链行业带来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在冷链物流用地、通行、用电等方面政策的滞后,还是让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同时,推行国六排放标准、配比新能源货车的政策又显超前,对冷链物流等行业的特殊性兼顾不足,导致企业既花费高额成本,又无法提高运营效率,甚至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3. 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据中物联冷链委调研,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和装备企业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空间与上年相比却有所下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户经营压力大,物流费用不涨反降;另一方面薪资、社保等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与日俱增,税负、燃油、路桥费等没有降低;还有一方面原因,日益严苛的政策标准给大企业带来不少制约,但还无法全面覆盖到小微企业。

4. 企业升级慢,竞争力不足。

今年以来,市场需求、客户结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冷链物流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包括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信息对接、响应速度等。

可喜的是已经有企业在主动求变,通过能力升级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不过遗憾的是这种企业太少了,大部分还是在传统的市场竞争中角逐,原有优势被逐渐蚕食。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不可回避且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也是各位嘉宾参加本次大会希望深入交流和探讨的重要内容。在此,我站在行业角度对今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全力推动政策落地实施。政策的落地实施不能仅靠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宣贯,同样需要行业协会和冷链企业的积极配合协作,像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在推动冷链行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时候是缺乏政策落实的抓手和途径。

因此,我呼吁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协会和广大企业能真正联动起来,改善长期以来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症结。

(二)充分发掘冷链增量市场。冷链物流专业性和非标性很强,大而强、小而美的企业可以共生共存。但不可否认在传统仓干配冷链物流这个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是不争的实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探寻冷链的增量市场,或许会发现新的增长极。比如产地冷链、产地供应链,就是一个未充分挖掘的万亿级市场。还有新餐饮、社区零售、跨境冻品冷链等。

(三)注重科技对行业的驱动。越来越多的行业共识表明,科技是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冷链物流也不例外。

需求订单不断碎片化,运输线路日益复杂,物流效率要求持续升高,人力成本越来越贵...可以说,这些多维因素已经在一边分解、一边重构冷链物流这个行业,未来冷链行业人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其他的都需要交给科技。

(四)继续未雨绸缪抱团取暖。当前虽然中央政府对冷链物流高度重视、政策密集出台。但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现阶段属于冷链行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时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市场需求还未全面爆发,消费者冷链认知仍需培育。所以,企业一方面需要找准业务定位、修炼提升内功,同时要积极抱团取暖,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拥抱变化”,行业在变,企业也在变,是变轻还是变重,是变快还是变慢...借此年会希望大家能静下来认真考虑,也可以跟与会专家,新老朋友共同讨论交流。总之,2020年希望大家都变得更好!

谢谢大家。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灌南:"八箭齐发"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

近日,灌南县公路管理站、县交巡警大队等相关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八箭齐发”从严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多措并举防范化解公路运输领域重大安全风... 2019年12月06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