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经过数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物流大国。目前,物流业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和普及。当下,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物流行业当中的一大热点。
而随着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物流业务量大幅攀升,以及土地、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智能化物流装备在节省仓库面积、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已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智能型搬运设备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必不可缺的实用工具。
这些搬运工具把原材料、零部件等物品送到生产工位上,让安装过程变得更顺利。目前,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涌入物流领域,物流人员只要通过手持终端,根据计算机系统里的存储数据下命令,仓储机器人就会以最短的路线和最经济的时间将货物配齐到发货区。
人口老龄化导致适龄劳动力短缺和“用工荒”,这一问题几乎在影响着全世界,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每逢节假日和物流高峰期,人工短缺和服务水平降低的问题往往会暴露无遗。无人机物流可以节约人工,通过协助人力发挥“人机协同”效应能产生最佳效益。
由于送货的劳动强度高,通常情况下适合一线员工的年龄范围在18岁-35岁之间,这就和工厂普工、外卖送餐等高度重合。
于是,“用工荒”问题总会周期性地爆发,相关人士预测,这种问题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会更趋严重。传统的物流业恰好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点,正在经受着人工贵、 用工荒等问题的考验。很多物流企业成功引进了仓内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分拣系统和一些自动化设备,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无人机号称“会飞的机器人”,如果能在盘点、运输和配送等环节中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并辅以周密部署和科学管理,就能衔接配合好其它作业方式,从而发挥其优势,为企业降低风险、降本增效。
毋庸置疑,一线人员的用工荒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了,无人机物流的优势和潜力非常大。
常态化运营的无人机配送任务,全过程是通过智能无人机按程序事先设定的坐标航线自动起飞、飞行、降落(或投递),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人工操作。只有在特殊情况或个别时间需要人工协助。这种模式是物流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在配送环节的体现。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互联网+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和方式,能实现产能协同和运力优化。在电商、新零售和本地服务多样化等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物流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必须要同步跟上。
企业要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化网络和运力,提高货运组织水平,要合理使用机器人进行分拣和搬运作业,要合理使用无人机提升送货效率和物流服务能力。
为了处理一些快速交货和连续补货的订单,亚马逊和沃尔玛等企业在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智能仓储系统,以及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还规划了智能、高效的无人机城市配送中心(例如亚马逊的无人机塔,入下图所示),还设计了“无人机航母”(空中配送基地)。这些配套设施,将为无人机的智能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纯电动MPV亮相!这家重卡企业进军乘用车
8月21日,以“先进制造,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9年运城工业博览会在运城市农业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全市千余种本土工业产品在工博会上集中亮相,展示了运... 2019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