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人物访谈

访三一向文波 市场不好不见得企业不好

卡车之家
相顾无言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近6年来,向文波与“向大炮”的距离越来越远。

    向文波是三一重工副董事长兼总裁,2006年6月,他通过博客“炮轰”凯雷20.69亿元购买徐工机械82.11%股权,被严重低估徐工价值,导致并购事件被叫停;向因此获称“向大炮”。

    但此后,“博客达人”向文波越来越低调。其开在新浪的微博,甚至在2011年5月1日之后的10个月内没有更新。

访三一向文波 市场不好不见得企业不好

    三一也早已不是6年前的三一,三一集团年销售额已从当年不足100亿元跃升至2011年近800亿元。2012年初,三一重工更是在半个月内“闪婚”并购德国混凝土巨头普茨迈斯特(业内俗称“大象”)。

    此前一直注重“内生”性增长而非“并购”的三一为何突然“变脸”?并购后如何跨越整合“陷阱”?

●  永不拒绝战略并购

    如果不并购,三一即便要把品牌做到全球第一,5年也是做不到的。

    《中国经营报》:此前,三一“国际化”都是通过自主设厂的内生性增长,这次收购大象为何一改先例?

    向文波:这确实是三一第一次准备并购,但三一看重“内生性”增长,并不意味着排斥通过并购获得“跨越式”发展机会,并购最重要的是看机遇。

    有人认为,三一和大象属于“闪婚”,并因此而担忧。我觉得这是不了解情况。作为业内竞争对手,三一是国内最大的混凝土企业,大象则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混凝土品牌,三一内部对于大象有着更为直接、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两家企业准备“谈恋爱”、“结婚”,看的是谁更有能力准备好“结婚彩礼”,而我们有足够的钱来完婚。

    三一国际化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了。2011年我们出口大概是50亿元,大象2011年销售额是5.7亿欧元,并购大象,相当于三一过去10年国际化的成果。

    我们在巴西、德国、印度等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其中,美国、德国是去年投产,印度是前年投产。从征地、设计规划到投产,每个国家都需要四五年时间;而大象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除了在欧洲的德国、西班牙等国设有工厂外,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巴西等国,大象都有自己的生产厂。即便你有钱,你要达到它现在的水平,5年也做不到。

    合并之后,三一将在混凝土领域成为全球毫无争议的领导者,不但有技术,也有最完善的销售体系,还有了一个第一品牌。而如果不并购,三一即便要把品牌做到全球第一,5年也是做不到的。

    《中国经营报》:三一和大象不担心双方业务高度“同质化”,整合效益不佳?

    向文波:大象是欧美同类企业中最好的。因为金融危机的关系,很多其他同类企业都在亏损,但大象已经实现了盈利。同时,大象的管理团队非常不错。合并之后,我们双方都认为,通过整合及产业链合作,三一可以帮助大象降低生产成本,将其产品覆盖领域迅速从混凝土泵车进一步拓展至搅拌车、搅拌站等;而通过全球销售协同,其销售额会大幅提升,规模效应就会得到体现。

    《中国经营报》:国内进行国际并购的企业中,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往往发生在业务整合阶段。大象的后续整合中,你最担心什么?

    向文波:三一对于整合大象还是充满信心。三一虽然没有做过并购,但有10年国际化经验,在美国、德国、巴西、印度等都建有工厂。并购后整合的最大挑战还是文化问题。中国人做事和外国人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三一对此已经习惯,首先还是包容,三一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本土化,大象还是德国管理团队,三一会少派出甚至不派出管理人员,保持其品牌的独立经营。这些跨文化的管理经验,将来都可以用到与大象的整合中。

    此次并购本身是战略性并购,技术性很强。大象在中国市场有影响力,但缺乏中国制造的低成本能力;三一需要大象的品牌、技术和全球销售服务体系,所以两者互补性很强。从这个角度出发,只要有合适的战略性并购机会,三一永远不会拒绝。

    《中国经营报》:目前,双方的整合进展如何?不少消息认为,三一没有获得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路条”许可就已经快速出手进行并购?

    向文波:签约之后,大象老板首先到三一走了一圈,其管理团队又走了一圈,目前还有第三个组在参加三一活动。此外,对于结合三一产业链的建设情况,对方已经开始做计划准备对接;研发交流也按计划推进。

    当然,全面整合还要在股权完全交割以后展开,而这需要通过欧洲和国内的反垄断审查。因为这需要时间,我们希望3月底能够完成。我可以很确定地说,国家发改委对于三一的并购很支持,“路条”不是问题。对于我国政府管理机构来说,国际化并购是核准制,“路条”并不是只给一家国内企业,而是采取信息报备的方式发放。

    “被国际化”需要耐心

    集体出海是个必然现象。谁拥有中国企业,就拥有未来。

    《中国经营报》:10年前,三一规模还相当小,为何那么早就开始考虑国际化?

    向文波:首先,国际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你必须做的,不是可做可不做,是你“被国际化”。比如中国市场完全开放,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企业都进入中国,中国已经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人家到你家门口,你的经营必须是国际化经营。另外,我们希望实现三一人理想,希望打造国际化的三一品牌。

    从经营上说,企业自身也要国际化,否则规模一大,风险很大。通过国际化,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幅提升,有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并购前,三一的国际化进展如何?并购之后,三一的国际化战略和推进路径是否发生改变?

    向文波:经济危机之前,三一外销约占总销售额的20%,但现在不到10%。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是危机后,国外需求不畅;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增长近年来已超过海外市场。我们在欧洲的奥地利成立合资分销公司,奥地利合资方在全球有很好的分销体系,合资能让我们的汽车起重机出口搭上“快车道”,但很多人也许还没看到这笔签约的价值,没有意识到三一汽车起重机国际化已经走到了这个阶段。

    当然,三一国际化还需要耐心,现在仍然属于投入期,包括6个厂都刚刚投产,最早起步的三一印度公司也只是实现了盈亏持平。

    大家目前要有耐心。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三一做工程机械自1995年起步,不过才16年;但我们也认为,用不到10年时间,三一就可以进入世界工程机械的前三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2010年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7%以上,2011年比例还会有提高,我们有信心很快进入行业全球前三。

    《中国经营报》:考虑到金融危机后,各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是否会对三一的发展产生影响?

    向文波:工程机械行业有个特点,就是差异化。即便这个行业内最好的企业,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全部市场的需求,总有一些差异化很大的需求由不同的企业产品来满足。因此,决定这个行业竞争的不是产能,而是产品质量和服务。

    大家知道,有钱就可以建出产能,但如果不解决产品质量,你产能再大,产品却很可能一台也卖不出。所以这个行业的竞争决定因素不是产能,而是产品质量和服务。像挖掘机,三一去年是市场第一,但这个市场其实在萎缩,而我们的增长,那就是通过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获取别人的市场份额。

    《中国经营报》:早在三一之前,中联重科已经并购了意大利CIFA;而徐工目前也正在接洽另一家德国工程企业,这是否意味着海外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竞争的“第二战场”?对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向文波:集体出海是个必然现象。谁拥有中国企业,就拥有未来。中国企业并购,对海外企业中国化、中国企业国际化都有好处。

    在这个行业,近年来一个很大变化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崛起,世界这么多企业,中国企业参与整合还只是个开始。过去,我们往往是被别人整合。现在,中国企业大了,全球前10的工程机械企业中好多都是中国公司。我相信,国内企业在这个领域参与的全球并购,将来只会越来越多。其次国家应适度保护和扩大市场规模。譬如,当下很多公司都在进口国外用过的二手挖机,无疑,这会让国内企业丧失很多就业机会,税收、环保等方面也存在隐患。第三,政府应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公司出去做销售,其实非常需要国家外交方面的配合,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商务机构,给我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很多外国元首都经常为自己国家的企业并购做说客。

●  民企经营稳健第一

    市场好是规模带来效益;市场增幅放缓,则是管理带来效益。

    《中国经营报》: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国内的经济形势并不向好,这会给三一2012年的运营带来哪些困难?

    向文波:对于2012年的经济形势,我们可能是好日子过得太习惯了,稍微下滑就会不舒服。今年增速肯定会稍微下滑,毕竟,此前4万亿元是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非常态举措。

    2011年,三一挖掘机销售翻番,在此形势下,指望其销量再次翻番,不可能!即便市场有需求,三一的产能也跟不上。况且,因为这个行业的高毛利率,甚至不断有原本造酒、造车的公司开始进入工程机械行业投资,这肯定会有损行业消费者的整体利益。

    原因很简单,经济景气时,大家都来做,一哄而上,经济不景气,那些缺乏长期技术储备的厂家就消失了。因此,2012年回归理性,无论是对厂家、客户,还是国家经济的整体转型,都有好处。

    《中国经营报》:但受限于国家对地产的宏观调控及高铁建设降速,外部欧债危机前景也并不明朗,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竞争态势都难免让人担忧。

    向文波:举个例子,湖南7000万人口,跟德国差不多,但湖南也就长沙、常德、张家界3个机场。而美国乔治亚州带跑道的机场,总共有212个,中国总共也不过300多个。其他像高速公路,我们往往只算长度不算宽度,一旦发生事故,就造成大拥堵,像动脉硬化。说明我们的城市化程度,发展潜力还大得很。

    有人担心中国发展如果出错,万一硬着陆,会让全球经济更加恶化,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人口总和超过欧美工业化人口总和,只要城镇化、工业化不停止,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可以大胆想象。

    从这两个角度说,工程机械行业是日不落产业。

    《中国经营报》:三一集团已接近1000亿元年销售额,考虑到集团“十二五”末达到3500亿元销售额的规划目标,因为经济形势不明朗,企业发展风险加大,行业恶性竞争增多,公司如何规避?譬如,买方融资租赁的销售额,三一占比多少?

    向文波:企业风险规避是很重要问题,三一一直非常注意,每年高层经营工作会议都会讨论。

    首先是法律风险,要依法进行,比如国有企业的整合、并购,中国很多企业在并购方面都存在兼并国有资产的情况,但因为国内的产权交易还不透明也不完善,存在不少法律和道德风险。这么多年来,三一没有收购过一家国有企业。

    同时,发展中,三一也面临很多其他机会,有很多机会可以进入多种领域,但三一坚持专业化,避免了所谓多元化,牢牢关注装备制造,没有多元化,这也是一种风险规避。

    第三,是避免过度扩张和投资。我们的整个资产是轻资产,2010年,固定资产60亿元,实现了60亿元利润,一年回收投资。2011年,整体投资不到100亿元,投资节奏控制非常好。

    还要注意财务风险,现金流很健康。作为民营企业,稳健经营非常重要。

    对于融资租赁的销售方式,三一非常谨慎,其首付比例严格控制在20%。而且,这块业务上市公司自己不做。大家知道,融资租赁产权不转移,只收取租金,这对于企业怎样确定销售收入是大问题,毕竟机器产权还在企业手里。

    所以,三一上市公司自己不做融资租赁,而是第三方经营机构,在必须符合银监会、人民银行规定的前提下去做。否则,上市公司自己做,就可能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放宽条件、免首付,但如果是第三方做,银行就会比较严格审批,不会拿银行的钱去做优惠而忽视风险。

    我们不便对同业做法做评价,但三一长期以稳健经营为主。以前,三一都不是以发货确认收入,而是以回款确认。这个可以查三一公告,大概是2005年前,后来国家强制要求按发货确认收入,公司才改变计算方法。作为民营企业,稳健经营是第一位的。

    《中国经营报》:行业增速放缓,三一在内部将2012年定为内部管理年,那么,公司将从哪些方面整合?在三一历史上,经历过哪些类似的管理整合?

    向文波:我们不叫内部整合,叫内部管理、内部成本降低,是效益年。

    当市场好的时候,公司主要精力都会放在外部市场机会上;市场疲软时,就主要是内部管理,像2004年、2005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市场好是规模带来效益;市场增幅放缓,则是管理带来效益。当外部机遇好时,每年人员不断扩招,过去5年销售额平均增速68%,利润增长95%,肯定会给企业内部管理埋下隐患。现在市场回调,有所疲软,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组织效率、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这轮调整为下轮复苏做好准备,向管理要效益,非常自然。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12年2月数据同比增速高 快递收入162亿

1-2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17.3亿元,同比增长25.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78.6... 2012年03月20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