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人物访谈

福田汽车:打破商用车增产不增收的怪圈

卡车之家
雨過↓天晴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和轿车等车辆的制造比起来,商用车制造有点像变形金刚,因为商用车用户的需求千奇百怪,比如是否需要货箱,选择何种后桥,加装何种滤清器,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商用车的订单个性化非常强。

    “我们能做到一车一单。” 福田汽车信息技术部副经理李晓龙说。从0.5吨车到重卡,福田汽车具有长长的产品线。

    这意味着从研发到订单、生产和销售的流程里,福田汽车面对的“随意性”非常强,这对于一个寻求高效率的现代组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何梳理这种看似混乱的局面,使其纳入规模和效率的轨道?事实上,福田汽车成立近13年来,累计产销汽车超过320万辆,全部是自主品牌,连续三年在全球商用车行业位列第二位,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商用车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汽车近几年利润率稳步提升,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福田汽车今年的利润率将创下历史新高,可能突破两位数。

    要知道,在商用车行业,流传的常识是增产不增收,但是福田汽车却摆脱了这样的怪圈,取得了可观的业绩增长。这背后的奥秘是什么?

发展两头 带动中间

    在2003年之前,福田汽车没有统一的研发平台,在研发架构上采用两级研发模式,即总部研发和事业部的研发。

    以一台车为例,在李晓龙的记忆中,当时总部的研究院设计完成后,设计稿和下属事业部存在着信息盲区——因为流转到工厂的技术中心后,工厂的技术中心再怎么改,研究院“肯定不知道”;如果这个车型从一个事业部调到另一个事业部,“同样一个车型就有两种BOM”,这样给成本核算、投料等方面造成巨大的障碍。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这造成了“一物多码”。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在福田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源头,有可能同一个产品在3个部门就成为了3种数据。因为语言的解读不同,导致误解很多,比如销售要的A产品,在生产看来就是自己的B产品,而在研发部门就成了C,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非常吃力。

    2003年,从海尔到福田汽车的CIO杨国涛和李晓龙给福田汽车定下了“发展两头,带动中间”的战略,即先发展研发和销售的系统建设,再带动供应链的打造。

    最先入手的是统一整车编码体系。福田汽车所有产品的编码原则是基本型加选装,如果某个车型有太多的选装零部件,则可能让编码极其混乱。

    “欧曼最长的一个产品编码是98位,而欧曼选择采用的SAP系统,对物料编码要求是18位,不改造数据,信息系统投资就是白花钱。”杨国涛和李晓龙将所有的产品编码都统一到18位,使得所有的产品数据实现了一致性。

    作为重营销的公司,福田汽车营销这条生命线的情况当时也不乐观。销售数据还是通过业务员、销售经理、分公司和总公司,再汇总分析,经常有延迟。

    同时,交上来的数据也很不真实,业务员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调整数据,比如这个月销售很好,怕下个月完不成任务,就会采取本月少报的办法隐藏一批销量。同时,配件售后服务方面问题很多,比如旧件索赔,漏洞特别大。当时旧件不返厂,导致经常有人骗保。

    通过搭建营销平台,福田汽车建设了整车销售系统、配件及服务管理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等营销IT信息化项目,覆盖全国3700多家经销商、4500多家服务商,现在,“他们做的任何一笔业务都是可以追溯的”。

    对于制造业来说,供应链是核心,但是李晓龙却将其放在研发和销售的后面做。李晓龙指出,供应链实际上是两头数据的汇总。研发数据流是从上到下,订单流是从下到上,如果从供应链开始做,将腹背受敌,“经常就做死了”。而当两头做好了之后,只要做好生产计划、库存计划和采购管理的整合,供应链的搭建就很简单。

IT加管理

    在开始进行福田汽车的信息化变革时,杨国涛和李晓龙其实遇到了来自业务部门的很多困难。李晓龙回忆说,最初在某个事业部想上线一套很小的查实销系统,功能很简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怎么都上不去,就是不用”。

    事实上,如果没有任何权利,信息化部门很难介入到业务部门的内部,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们IT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我提需求你来实现,具体什么时候上线是我业务部门说了算”,这就将IT放到了很低的支持服务的角色。

    僵局已经形成,如何破局?

    这时就不能不提到福田汽车之前的一次部门架构调整。在信息技术部成立一年后,就和当时的综合计划部合并成综合管理部,这是主管绩效考核、组织和流程、新产品开发的部门,而IT其实和组织、流程、人员、效益密切相关。

    有了这个调整,前面的僵局就迎刃而解了。李晓龙回忆说,见此情景,当时兼任综合计划部经理的CIO杨国涛就规定,将这个厂全员月度工资的20%和信息系统的应用推进挂钩,“当天下午这个事业部的领导就开了个会,到月底这个系统就正常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组织架构,为福田汽车IT的推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现在,福田汽车的IT部门和综合管理部又分成了两个部门,因为整体的氛围已完全改变,“不需要再以综合管理部的名义了,IT部门的人已经完全可以得到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李晓龙高兴地说。

    现在,IT部门的人还经常分散在各个事业部,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在李晓龙看来,通过IT加管理的模式,使福田汽车形成了一种IT文化,这种文化让所有员工知道,IT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服务,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而且是双向的,通过IT,可以让自己的管理得到提升,很多管理思想不从IT入手根本无法落实。

    和业务部门的融合,令IT发挥了更大的效用。配件售后服务系统上线后,每年就能给福田汽车节省上千万元,这对于原来每年只有2亿元利润的福田来说,成本的节省相当可观。

    李晓龙指出,这些年净利率和毛利率一直在靠近,并且利润稳步增长,就是因为在这种IT加管理模式下发现和修正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们的投入产出比,至少是一比五”。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拥有全系列商用车型的自主品牌企业,按照计划,福田汽车未来海外生产和销售将占到全部业务的一半。而李晓龙肩负了全球构建信息系统的重任。

    今年年初,李晓龙刚刚接到一项新任务,就是关注知识资产。李晓龙率领团队从知识管理着手研究,发现其实很多业务部门积累的经验,可以为其他部门提供支持。比如在一个事业部做好的一套物流系统,可以平移到其他事业部,这样将大大缩短系统实施周期。

    现在福田汽车知识资产通过IT来管理。IT把员工的行为和经验固定下来。比如原来需要打印出来折叠好,到处签字的图纸,现在通过系统就可以流转,并且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其实,原来的福田汽车设计研究院就出现人员出去自己开设计公司的先例,就是因为当时的知识资产管理不善。

    在知识管理体系下,杨国涛现在负责的奥铃商用车系列业务,建设了标准化的流程、作业模版和管理制度,考核也是标准化的,这种模式将搬到福田汽车正在建设的海外工厂。

条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