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最近,货车超限超载导致的惨痛交通事故,引发社会舆论和对交通安全形势的高度关切与担忧。
货车超限超载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问题。
超限超载,危害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明知安全风险巨大,不少货车司机却甘愿冒险超载?为什么多年来各地各部门一直在治超,可超载现象却总是屡禁不止?
据统计,近年来因超载发生的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四分之三,与超速、酒后驾车并称为“三大杀手”。其危害有如下几个方面:
容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
超限超载,为何会被称作“公路第一杀手”?最直接的“杀伤力”,来自于它极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
一般来讲,超限超载车辆都经过非法改装。一辆正常载重最多49吨的货车,经过改装,就能成为“百吨王”,甚至拉上150吨以上的货物。由于改装车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制动、操作等安全性能较低,极易发生爆胎、刹车失灵、钢板弹簧折断、半轴断裂等险情,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据统计,4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恶性重特大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无锡“10·10”高架桥侧翻坍塌事件3人死亡、湖南湘潭的“9.22”死亡10人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超载致使车辆失控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激烈的竞争造成供求失衡。当前,车多货少,运力增加,许多挂靠车主和灵活的个体车主通过各方渠道揽货,这些车主为了揽取生意竞相压价,而运价下滑又刺激了超载运输,从而形成运价越低越超载的恶性循环。导致运输市场不能按市场规律正常运行,对经济正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长久发展。
对公路造成严重损坏
按照国际相关领域换算方法,超限100%的货车1次行驶对公路路面的破坏,相当于标准轴载作用16次产生的破坏,严重影响公路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交通运输部门测算,车辆每超限超载30%,公路养护费用就要增加200%。
因此,超载车辆经常性碾压会造成公路损坏,路面会发生结构性的破坏,造成路面网裂、变形、松散和坑槽等病状,从而大大增加了道路的维护费用,并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超载运输车辆由于其荷载远远超过汽车设计标准,使用刹车和加油的频率增加,其排放的废气也相应成倍增加,势必给道路两边的绿化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由于超载运输货车装载过多货物等原因造成货物遗漏、抛洒的现象时有发生,又造成严重的道路路面污染。同时,发动机超负荷工作,既增大了发动机的驱动功率,也使大量燃油燃烧不彻底,导致噪声和尾气排放量增加,其排出的浓烟和噪声是正常车辆的数倍,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治超工作是一场难度极大的攻坚战,超限超载的深层次原因尚未完全消除,特别是货车非法改装、货运源头违法装载等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给路面执法带来了巨大压力。控制不住源头,仅靠路面执法,无法从根本上治理违法超限超载。
经济利益驱使
“不超载、不赚钱”一些车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只重效益,不重安全。许多运输专业户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少报标记吨位、逃漏通行费的手法来获取非法利润,于是出现大批货车实际装载货物重量明显高于标记吨位的违法超载现象。
同时,为迎合运输业户多装载货物的需求,不法车辆生产厂家不断加大车辆实际承载能力,导致货运机动车超限超载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并严重扰乱公路运输市场经济秩序,隐患十分突出。
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运输企业和驾驶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明知超载违法,但因为交管部门治理超载主要是以罚款为主,违法成本低,因此只要超载带来的利润高于罚款的金额,很多司机宁愿铤而走险,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置若罔闻,完全无视对于超限、超载运输的安全提示。
甚至对交警执法有抵触,以为执法人员是故意找茬子,与自己过意不去,他们轻视安全,疏忽大意,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对危害性认识不足。
源头监管乏力
目前大部分运输车辆都是私人拥有,然后挂靠在某个运输公司,运输公司则是每个月收取一定的挂靠管理费,至于货车的运营情况及驾驶员的培训学习,货运企业的管理责任没有得以落实,致使货车车主我行我素,随意超载,除了行政管理的约束外,没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任何约束。
有些货车司机为追求经济效益、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采取加厚钢板,改换加宽轮胎,加固车架大梁,更换大马力发动机的办法,提高车辆运载能力,而且能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出厂鉴定、办理牌证等一系列手续,使原本普通的货车成为名符其实的“巨无霸”。
严惩力度不够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货车驾驶人违规超载的处罚是“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有关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罚款相对于获利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目前深层次的立法问题尚未解决,超载车辆只要不出事故,就无法定罪。
缺乏有力管控
近几年,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整治措施加大对货车的管理力度,交警部门常态化开展货车超限超载整治专项行动,但是在营运车辆源头监管上还是存在薄弱的环节,各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共识与合力,源头治理与路面治理脱节,没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全方位落实的管理模式。
而且,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不足,任务繁重,很难全面查处超载货车,治理常规秩序出现混乱,导致超限超载问题不断反弹。
“超限超载猛于虎”。目前,超限超载的危害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治理车辆超载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产生超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实现管理社会化
根治货运车辆超载痼疾,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理解、参加和支持。
因此,必须树立上下左右一盘棋的思想,将治理“货车超载”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由党委、政府牵头,公安、交运、公路、税务、城管等部门共同参加的综合治理网络,赋予相应职权、职责,使各部门联手行动,并充分行使权力,发挥好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大督查责任追究力度,达到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综合整治、彻底根治的目的。
源头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根治货运车辆超载“顽疾”,源头防范是关键。首先,狠抓车辆生产和改装源头监管,重点组织开展货车生产改装、销售企业及产品集中清理,加强货车登记和检验,对不符合标准、与产品公告不一致的车辆,不得予以注册登记;加强道路查纠,发现非法改装的,责令恢复原状并依法处罚。
其次,狠抓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引导货运源头单位安装使用称重设备,采取执法人员驻点、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载工作的监管,从源头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
同时,狠抓企业安全责任落实,联合安监、交通运输部门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督导检查,检查车辆安全性能、是否存在安全设施不全、以及非法改装的现象。对于不落实安全责任的相关企业督促停业整顿,直到问题整改到位。
部门联合,精准打击违法
根据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要将警力最大限度地充实到一线路段,坚持常态化管控,不松懈、不打折,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和缉查布控系统,加强研判分析,发现固定违法证据,依托交警执法站、联合治超站进行精准打击,全面加强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对超载违法车辆进行动态打击。
同时,强化与交通运输、应急、征信、保险等部门的协作,落实行业监管、信用惩戒、保险浮动、“一超四罚”等有力措施,严厉打击货车超载、疲劳驾驶、涉牌涉证、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货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各项有效措施,确保货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严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规范执法,加强队伍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交警队伍风险管理机制,加大明查暗访、社会调查等工作力度,定期召开队伍风险研判会,系统梳理分析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将队伍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炒作,引发个人极端事件或群体性事件。
其次,不断拓展监督渠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经常走访运输企业和驾驶人群体,收集队伍方面的问题和线索,对于工作不力、问题多发的地方、部门及负责同志要进行约谈、通报。
同时,严格落实执勤执法规范要求,民警上路执法必须开启执法记录仪,辅警必须开启执勤记录仪,严禁辅警单独上路拦车检查,严禁辅警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
广造声势,提高安全意识
大部分驾驶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归根结底是没有意识到超载超限带来的安全隐患,才敢有侥幸心理。
因此,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定期深入货运企业,组织企业法定代表人、货车车主、货车驾驶人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通报重大交通事故案例,以案说法,吸取教训,宣讲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强化守法意识。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舆论阵地,曝光突出违法和典型事故案例,广泛宣传货车超载、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治理的必要性,让“治超”安全意识深入社会,不断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广大驾驶人学法、懂法、守法,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以人为本,为“治超”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南京: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正式上路
南京市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近日正式上路通行.南京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推广是快递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座里... 2019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