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卡车使用淋水装置,在我国卡车行业是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在西南山区,货车装淋水的比例在90%以上,因为在山路上行驶,如果不装淋水,频繁踩刹车会导致制动鼓过热而失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为了应对长下坡刹车失灵,大多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安装液力缓速器,这样在长下坡的时候只需要打开它并拨到相应档位,基本不再用踩刹车,二就是装淋水,在挂车下面安装一个大大的水箱,水箱里的水淋在轮胎上以给刹车系统降温,避免其温度过高。
但用淋水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如果长时间淋水,轮胎和刹车鼓会因为忽热忽冷而变得脆弱,反而对安全更加不利,关键在容易结冰的冬季,如果前车淋水,路面上会形成一层暗冰,给后面车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很多地区严格禁止使用淋水装置,尤其是在冬天,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不使用淋水也是种责任和社会公德心。
日前,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四大队就提出严格禁止卡车使用淋水器,根据其规定,9月20日-10月10日,对安装淋水器的司机进行教育并鼓励自行拆除淋水器,10月10日-10月20日,如果货车还有淋水,则强制放水,并继续进行教育。
10月20日之后,仍旧有淋水器的货车除进行强制放水外,还要接受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十六条第一款和《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五十七条之规定,“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已登记的有关技术数据的”,依法责令其恢复原状,并处五百元罚款。”
在此也提醒广大卡友行经此地时一定要注意,但笔者也补充一点,为什么明知道用淋水不是绝对安全而且面临被罚,仍有那么多卡车在使用淋水呢?
这都是因为安装液力缓速器的成本太高,国产的一两万,进口的两三万,几乎占了整个卡车十分之一的成本,分离必争的卡车用户自然是能不装就不装了。
也需要提醒卡友注意的是,加淋水,表面是便宜了,但长期算下来也不合适,加一次淋水按15元计算,如果每三天加一次水,一年要加100次左右,算下来也要一两千元。
关键是如果一旦出现刹车失灵的事故,造成的损失就不是几千元那么简单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装液力缓速器比较合适。在此也呼吁ZF、法士特、福伊特等缓速器企业,把缓速器价格降到最低水平,把安全带给卡车司机,其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成都:天府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行!
9月29日消息,成都天府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天府“保B”)近日正式封关运行.这意味着,继成都空港、成都铁路港之后,成都正式成为我国少... 2019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