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渣土车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搬运工”。武义县正在进行城市有机更新,城区内存在不少在建工地。武义县各在建工地对工地降尘、渣土车运输管理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运用了哪些“新神器”?
来到建设中的城区程王处区块安置房建设项目工地、下王宅鸣阳区块安置房建设项目工地、溪南区块安置房建设项目工地,对工地采取的措施一探究竟。
随着“三城同创”的深入推进,我县大力倡导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积极开展城区建筑工地专项整治,让建筑工地成为宣传的重要窗口。
跟随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来到下王宅鸣阳区块安置房建设项目工地。刚进入工地不久,便发现有水滴随风飘落在脸上。仔细寻找“人工降水点”,大大小小几十个喷洒装置有规律地安装在围墙一侧,自动喷水,在空中形成水雾。
“水雾会吸附扬起的灰尘颗粒,以及空气中的杂质,可以将它们带落回地面。”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渣土整治组组长徐文良介绍,工地扬尘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抑尘降尘。
工地出口处,2名工人正等待着车辆到来。装载满满的渣土运输车正缓缓驶向过水池,水面刚好超过轮胎三分之一高处,一旁的工人指挥车辆来回倒车,经过四五次前进、倒退,轮胎携带的大块渣土基本被剥落下来。再往前,2名工人拿着高压水枪对准车底、车轮和车身再次冲洗,确保车辆车轮外侧、内侧以及车底部都被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的渣土车开到工地大门,轮胎缝隙看不见泥土踪影,等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才对渣土车放行。记者注意到,渣土车驶出工地后,一旁等候的洒水车便紧跟着作业,沿着渣土车行驶的路径再一次喷洒,确保路面整洁干净。“我们三查,就是查车身是否干净、篷布是否密闭、是否超载。”徐文良说,发现轮胎缝隙里还有黄泥,会要求工人再次冲洗,一切合格才能放行。
为做好渣土运输的有效管理,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协调各辖区中队执法力量,建立协作配合机制,针对城乡主要建设施工单位分布、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运输线路等,采取专人定岗督查和不定时不定点的突击巡查相结合方式,以源头管控、联合执法为抓手,严把审批、运输、倾倒“三关”,切实规范建筑渣土运输处置。
跟随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路政、运管人员的脚步,直击城市在建工地渣土监管、清运的全过程。当天,执法人员主要对城区二环西路、明招路等重点路段设点突击检查,严查渣土运输车辆不规范行为。
伴随着呼啸声,一辆辆砂石车、渣土车辆奔行在路上。二环西路和明招路,每天都有不少渣土运输车、砂石车从这里经过。
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巡回中队渣土组组长徐文良带领执法队员严格管控渣土车的同时,也时刻留意着砂石车污染道路的行为。
在短短半小时里,就看到2台驶过的渣土运输车因为不作密闭覆盖导致边跑边撒,执法队员做好现场查纠及调查取证工作,对违法不规范装载、抛洒滴漏的车辆,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驾驶员整改到位。当然,还有“漏网之鱼”存在侥幸心理。
不少渣土运输车辆看到前方有突击检查组,早早的在远处停下车,颇有种“敌不动,我不动”的架势,欲逃避检查。
“今后,执法队员会秉持‘在执法中普法’的理念,进工地、进运输公司,引导驾驶员自觉遵守渣土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此次检查发现,仍有不少渣土运输车辆存在不作密闭覆盖、带泥上路、沿途抛洒滴漏的现象。
今年以来,武义县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掀起了渣土专项整治风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相关部门从源头入手,要求各在建工地,按照要求落实围栏作业、出入口道路硬化、高压冲洗、人工清洗等措施,不允许超量装载、车身不洁、车轮带泥的车辆驶出工地,对渣土处置、运输各个环节实行严管重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广西监测尾气超标 如何助柴油车上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了《广西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今年底各设区市要在柴油车通行主要路段建成遥感监测点位.在2018年国家... 2019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