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15辆蓝牌货车运输520吨沥青超载上路刚送达工地,执法部门就收到超载举报上门检查,20万物料治超站过磅,结果物料变成废料,谁该为这单损失买单?
超载被扣,碰上地磅停电、司机不配合、一波三折结果物料变废料,可面对20万元损失,买卖双方相互推诿各执一词,交警也是冷眼旁观撇清责任。
一次特殊的原材料运输,一次有内情的超载运输,一次常见的联合治超,谁该为20万损失买单?是停电的地磅还是不配和检查的司机?是知法犯法的料场还是心知肚明的工地?
其实这背后暴露不单单是生产运输环节超载乱象习以为常,买卖双方沆瀣一气,更是治超监管过程中不规范、不严谨,称重设备日常管理如此松懈、执法过程如同儿戏。平常地磅停电没有备用电源吗?
20万物料变废料,一句话司机不配合损失不负责真的就撇清责任了吗?一句话不罚了赶紧提车就能草草了事,如此管理怎么遏制超载乱象。
近日,河北邯郸临漳县一道路施工单位花20万从临近的鸡泽县一料场采购了520吨沥青,20万现金付款后,料场送料上门。
很快15辆蓝牌车运输520吨物料上路了,算下来一辆蓝牌车承载35吨,从鸡泽县到临漳县3个小时一路顺畅,中间没有被一个交警拦截。可到了厂区却遭遇上门执法,这个执法地点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
如果说地磅停电司机拒不配合是直接诱因,归根到底是超载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装料超载上路是源头货主默认、授意的行为,人车受雇卖方、罚单是给货运司机,背后的主谋也是料场。
可此刻买家提出退,货料场当场回绝。一句料到工地上,我们就不管了,料场负责人如此撇清责任匪夷所思。
源头超载、运输途中违法、还没有卸车、超载处罚地点在工地上就是工地违法了,损失就要工地自己负担,如此霸道逻辑、无赖嘴脸,无力的辩词实在难让人信服。其实料场不单单应该负担损失,更应该被执法部门重罚。
16年,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一超四罚”,治理不单是司机要被罚,源头货主更是重点处罚对象。
依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货物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30000元以下罚款。这样明知故犯的货主应该顶格处罚。
对于物料变废料,交警的答复是只管违法行为处罚,如果司机不配合,导致损失找运输方跟执法部门没有关系。事情果真如此吗?
还原当时的执法过程,20万购置520吨沥青,10个小时就凝固,运输途中已经花了3个小时,工地停车2个小时,接下来的5个小时是怎么耽误的。这5个小时到底是因为地磅停电还是司机不配合耽误的,双方各执一词。
地磅停电掉链子是事实,治超站也记录在案。可交警却表示司机不配合是主要原因,接到举报他们立即上门执法,光现场警灯鸣笛喊话至少10分钟没有一个司机过来,联系了代驾、开锁后,来了3个司机告知其再不配合就要强制开锁,这3个司机才叫来其他司机一起开车赶赴治超站过磅。
可不巧的是治超站停电前9辆货车到达后一直现场等待,直到第10辆货车到达现场才恢复供电,可第10辆车刚过完磅,前9辆货车司机都跑了拒不过磅。
至于司机为何拒不配合,背后内情是怎么样的?又是谁在给其撑腰呢?司机说是买方工地授意,不让签字,不让过磅,可买方却拒不承认,直言那是第二天知道物料变废料后,才让司机干的。
这7个小时内,买卖双方如何协商的呢不得而知,只知道对于超载的事实双方肯定心知肚明,买方甚至扬言,只要到了临漳地界,对方就不用管了。可如今造成这样的损失,双方翻脸了,拒不承认只剩互相指责,上演狗咬狗的戏码。
一次超短时效的特殊货物,一场买卖双方心知肚明的超载,一次地磅停电司机不配合的执法过程,结果是物料变废料,20万的损失不知道找谁承担。不把超载当回事,结果超载被查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如果发货之前,买卖双方就标载上路,合规运输,这样的连锁反应,意外蹊跷就不会发生。如果执法部门日常执法管理不松懈,称重设备保障不掉链子。
平常地磅停电有备好用电源,司机不配合能创新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惩戒教育的同时注重维护货运主体的利益,不将违法和损失对立起来,事情不会走到如此不可挽回的地步。(文/卡家号:林晋)
重新定义新标杆 陕汽德龙X6000盛大发布
2020年11月11日,以“驭世界 智非凡”为主题,陕汽重卡德龙X6000上市发布盛典在古都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盛大举行.省市政府主要领导、陕汽重卡企业领导... 202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