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大吨小标在是商用车市场的潜规则,但潜规则注定撑不起货车商用车市场的明天,只能是放任问题车、违规车扰乱市场秩序,助长超载超限的恶习,造就潜在的安全隐患。
如今的货运寒冬形势之下,向大吨小标亮剑开火迫在眉睫,规范货运市场秩序将有利于货运行业的长久发展。
这样的形势之下,前有官方媒体央视521曝光大吨小标,今有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在2年内要基本消灭大吨小标。但是想要短期内基本消灭大吨小标谈何容易。2年基本消灭大吨小标,是官方画饼还是缺可行性?
只要货运行业超载恶习难改,蓝黄牌的区别对待难转,违规上牌的漏洞难堵,以罚代管的治超理念难平,想要标本兼治2年内刹住大吨小标的歪风邪气太难了!
但是只要把握力度和范围,把控有利不利因素,大吨小标的歪风邪气还是可以遏制的,关键是不能或略这两方面!
轻卡是大吨小标的重灾区,但是中卡、重卡一样是雷区,尤其是重卡自卸车大吨小标问题不容忽视。要想2年内刹住大吨小标的歪风邪气,只是严查轻卡不行,重卡一样要整治,不单单是需要曝光,更需要重罚背后的受益群体。
工程自卸车基本上是倒短运输,但承载的砂石水泥都是重货,自然整备质量小不了,否则承载能力堪忧。像一些前四后八自卸车自重高达十八多吨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多吨,很难达到15.6吨的额定载重量。
如今的重卡市场轻量化成风,靠高强度材质和轻量化配件,可以实现整备质量小和承载能力强,但是本身投入大、成本高,为此一些厂家和上牌和年检机构合谋,问题车、违规车甚嚣尘上。
在上牌前、年检前大玩起偷天换日的把戏,先非法改装换轻车厢,降低自重逃过检查,然后上路运营再换回原来车厢。
但是这掩人耳目的手段很难在运营过程中不被发现,为了躲避超载罚款,卡友不得不昼伏夜出或者打点关系,在潜规则之上寻求庇护伞。
省界高速收费站取消,按轴收费取代计重收费,但是系统不稳定,匆匆上马带来的后遗症不少,导致按轴收费模式诟病不已。
对于大吨小标严重的二轴轻卡按轴收费真的能借助通行费上涨、限制路权,遏制重载轻卡生存空间,实现根本上解决大吨小标吗?按轴收费模式还处在试错的阶段,系统不稳定、标准不规范,这对于短期内消灭大吨小标现象并不是有利因素。
自从29个联网收费省份高速入口称重检查,一旦超载禁止上高速入口劝返,但是河南对于二轴货车不超18吨依旧上高速,而二轴货车中蓝牌收费按照第一类收费标准来计算,黄牌收费按照第二类收费标准来计算,蓝牌优势不少,限制并不多。
其实大吨小标本质上是车多货少、运价低迷超载严重的畸形货运市场的产物,是环保重压路权不断受限,法规政策标准更迭频繁不断打架,行业存在利益链监管难,恶劣的货运环境造就了趁火打劫的大吨小标现象。
导致货运行业陷入对于潜规则的依赖中,但潜规则毕竟妨碍行业规则的公平和有序,一旦潜规则盛行更会加速和加深行业的畸形发展。
潜规则盛行,卡友是受害者也是背锅侠,但卡友并不是无辜者也不是局外人。目前的货运环境之下,2年内消灭大吨小标有一定的难度,但向大吨小标潜规则开刀已经毋容置疑了。
只是力度和范围依旧要把控,有利和不利因素依旧要重视。否则政策再好,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吐槽和埋怨。
而目前面对这种形势,卡友能做的就是少一些侥幸心理,多一份理智冷静。坚持买合规车,依法走标载路,否则一旦被罚被查只能怨天尤人悔之晚矣!(文/卡家号:林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卡车之家卡家号自媒体,不代表卡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加入我们,用你的优质内容,为自己发声,为行业代言,成为商用车圈儿的意见领袖.
搬家两公里收费五千多 货拉拉如何整改
5月4日晚,两名网友发布带有视频的微博称,自己在货拉拉APP搬家不到两公里的距离花了5400元.5月6日晚,货拉拉发布声明称,司机豆某已被平台封号并清退,... 2020年05月08日
别想了,一点都不现实
专家只知道在办公室里瞎搞岂不知到每次改革受害者都是卡车车主就拿自卸车来说符合国家标准的车体强度肯定不够对于拉石块的来说一砸就是一个洞车体强度够的肯定又超重
厂家造车有合格证,到个人手里上牌时就不合格了,我想知道这车辆监管部门怎么发的合格证?
我估计最后应该是取中间,蓝牌总重10-12吨,黄牌18吨,太少不能体现蓝牌的价值,想多应该也不太可能,想要细化市场就必须让每个阶段的车主有钱赚,但前四后八我依旧不看好,除非能36,不然要么被前四后四和半挂代替了
我可以肯定的说。百分百不可能
有点不现实,毕竟是城配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