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2019年吃不起猪肉,2020年上不起高速。这不是一句简单吐槽,而是2020年省界收费站取消,高速收费改革之后,针对高速路口拥堵不堪,过路费不降反涨,高速体验越来越差,卡友、车主们发出集体调侃和质疑。
目前看来高速收费改革之后车辆划分等级、高速分段收费管理,ETC识别精准度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但想要解决并不容易,这不单单涉及技术难题、管理纠纷更涉及利益之争。
卡友群体想要享受政策改革收费调整的红利也并不容易,很多调整和适应的地方,实在是太难了!
说好的撤站之后将实现物流成本下降,确保各地货车通行费用总体负担不增加,同一车型标准载重之下缴纳通行费用不大于计重收费。
可目前看来对比之前高速计重收费多使用多付费,多拉多掏钱显然过路费收缴乱象更多,通行费负担显著增加,收费划分存在不合理之处,尤其对于6轴单驱车主、2轴黄牌车主相当不友好。
对于空载率高的散户、危化品专用车也一样不友好,运营成本显著上涨,生存空间更加收窄。物流成本高,车货不匹配是国内物流行业的顽疾,空载率、超载率居高不下一直难以根治。
靠2020年高速收费改革之后政策红利驱动解决货运行业的痛点恐怕是收效甚微吧,目前看来卡友群体要节省高速费用就是选择合适的货车,同时尽可能提升装载率。
为此卡友群体需要拓展货源渠道,提升装卸水平,还要尽可能减少等货时长,避免一些货品混装带来风险,同时要配置一些实时称重检查装置,实现空间和载重的平衡。
如果说按轴收费取代计重收费,对于一些货车车型不太友好。那么分段收费之后,对于普遍通行车辆都不友好。
原本下高速可以显示通行费消费总额,如今只有各段消费额,就连发票也是分段电子发票。如果事后发现过路费收取存在误差的话,还需要自己联合客服。
这样的体验对于无论车乘用车还是货车车主而言都不是简化、省事、便捷,而是繁琐、复杂、还有麻烦。高速收费改革之后,各省客服热线一直存在占线、打不通的情况,除了本身工作量超标,人员配置少,这种事后解决不及时更容易引发争议吧。
这样的核对方式也容易导致货运司机不放心,同时报销核算也不方便。
以往通行省内高速路线往往按照最短路径收费,如今ETC识别之后按照途径路段分段计费,但一些省份各个路段按照建成年份划定收费标准。
不同年份建成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像山东就明确规定18年为分界点,18年之后建成开通的高速收费普遍上浮。甄别高速那些路段是扩建和新建,这本身对于卡友群体来说不太可能,而这成为高速收费不合理的潜在隐患。
难道今后上高速想节省通行费不单单需要提前规划路线,还需要知道高速路线的建成年限。这对于追求时效的货运物流车辆来说,简直可以说是灾难,相关省份应该及早公示上浮的高速路段,避免造成纠纷。
高速通行费收费难免有尾数,有的省份费用精确到分,有的尾数以0和5结尾,要么是四舍五入,要么就是二舍八入、三七作五。
为了方便各省收取费用省事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身处微利货运行业的卡车司机来说,常年跑长途跑高速的卡友群体,不同的取舍方式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今高速收费改革是大势所趋,如何享受计费政策调整红利,对于卡友来说,除了尽早办理ETC,绿通提早预约,就是选择合适的货车,提前合理规划路线,同时提高装载率,减少空驶率。
尤其的长途运载的司机,更要提前了解各省市的高速的收费标准,提前核对通行费用,错扣之后及早反馈。当前处在ETC运营初期,要提升车主用户的体验,重视用户反馈。
收费标准尽可能统一和服务管理尽可能不断完善。目前出现的一些情况既是技术难题也是人员配置问题背后更牵扯各省高速收费主体利益之争,但利益之争也要让步于高速通行畅通无阻和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文/卡家号:林晋)
华菱年会抢鲜看 3大系列11款车齐亮相
2019年,在物流行业超载超限严格治理、环保排放升级、运输结构调整、物流效率提升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重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家企业全力备战,华... 2020年0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