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以前聊轻卡,大家最关心的是装多少、跑多快、油耗多少。而现在,卡友们大抵还会再加上一句:能不能躺着休息?
传统轻卡座椅放倒形成的卧铺不仅搭建麻烦,体验也称不上太优秀。而最近,轻卡的驾驶室正悄然经历一场功能性的革命——多家主机厂不约而同地将驾驶室空间改造出独立卧铺,硬是在4米2轻卡上开辟出了高顶、卧铺等令人咋舌的配置。轻卡,正在走上“能跑能睡”的全能路线,一条新的产品赛道已然开辟。
总体来说,这个变化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有众多主机厂参与进来。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江铃汽车、蓝擎汽车、宇通轻卡、庆铃汽车等厂家推出了基于车顶导流罩的独立卧铺。不过细究下来,把导流罩里变成卧铺可以分成两条线路:
最早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江铃凯运+的云享睡眠舱,外观上其有个巨大的导流罩,甚至前面还延伸出了个“帽檐”。
内部更是“别有洞天”,其设计有一个宽度接近1.5米,长约2米的空间,配合上内部大面积软包,很大程度上告别了传统座椅改造的卧铺,在接缝处会有的异物感、以及支撑缺失。
几乎在同一时期,蓝擎·悦 EHPro则是将驾驶室与传统导流罩空间打通,融合贯通在一起,在顶部布置下一张卧铺,卧铺前端带有绑带护栏,其设计思路可以说与中重卡一脉相承。
最近亮相的庆铃铃坤以及宇通轻卡高端旗舰T6,也均配备了类似卧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能源轻卡没有传统发动机舱的“隆起”限制,其甚至可以做成“平地板”,内部站立高度能达到2米左右,实现了“高顶+平地板+卧铺”的配置,虽然看起来还是台轻卡,里面颇有种“微缩重卡”的既视感。
● 轻卡也开始“跑长途”了
轻卡要自带“移动大床”背后可以说是运输生态的深刻变化。首先,现在的轻卡不再局限于市内配送,随着大电量电动轻卡的出现,以及增程轻卡综合续航的进一步延伸,不仅仅是燃油轻卡,新能源轻卡也能跑起城际运输,能躺着歇脚成了卡友们的刚需。
对于电动轻卡来说,充电等待时间通常在半小时及以上,这段时间恰好可用于休整,“补电即补觉”。
● 年轻卡友更讲究生活品质了
其次,卡友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七八年前,市场上还没有轻卡配备减震座椅;五年前,有少量轻卡开始配备减震座椅,而这项配置也确实值得拿来大说特说;现在,作为中高端轻卡,配备减震座椅已算得上是稀松平常。再加上轻卡卡友相较于中重卡卡友更为年轻化,能开上“能躺的”,谁还愿意窝在座椅上将就着休息?
● 车厂下场 更值得信赖
其实关注轻卡的朋友或多或少看到过,有许多卡友为了跑长途、为了更好的生活品质,联系改装厂自行改装了车顶卧铺。不少人采用的方案就是在驾驶室顶上开孔,然后再在顶上安装一个后部封闭的“导流罩”,以充当卧铺。
在蓝牌轻卡严查的背景下,原厂设计的卧铺相比车主自行改装卧铺,能更好地规避年审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 阁楼派:顶上加一间 空间大门槛高
不过方案再惊艳,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够不够实用。“阁楼派”的典型做法,是在原驾驶室顶部开口,然后加装一个扩展舱,也就是“睡眠舱”。其有延长和加宽设计,这有点类似于舰船的“外漂”。
它的优点相当直接:卧铺是真大!以江铃凯运+云享睡眠舱为例,其内部空间可达0.8米高、2米长、1.5米宽,真正实现“能躺直、能翻身、能转身”。
至于代价,首先就是进出的开口较小,身材偏壮的司机上下时要费点力;第二,因为是独立空间,需要引入额外的风扇或是空调;第三,独立舱体结构会比贯通式设计稍重一些,但得益于轻量化材料的运用,其总重量被控制在约75公斤,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 一体派:空间连通 进出方便更轻巧
而“一体派”的方案则干脆得多:直接把导流罩和驾驶室连成一个整体空间,不过实现起来对导流罩结构强度要求要更高。
其优势也很突出:“上床像走楼梯”,卡友只要一脚踩中控,一拉把手,就可以轻松上去,有的甚至提供了爬梯,“钻洞”感小了不少。还有就是其不需要单独装风扇或空调,重量增加也相对更少。
但空间上的“局限性”也很现实:卧铺尺寸普遍偏小,长度通常在1.7米左右,宽度也仅够一人翻身;并且这类卧铺设计成可翻折式,考虑到不影响向上翻折,两端通常会空出一段,实用长度受到进一步影响。
当然也有主机厂在这条路径上进一步优化,如宇通轻卡最新推出的T6,其车顶卧铺做到了1.9米长、0.88米宽,甚至能够容纳两人侧躺休息。
对卡友而言,原厂卧铺绝非“伪需求”,而是扩大运输半径、降低疲劳感、提升生计效率的刚需投入。而对于主机厂来说,谁能让卡友少点腰疼、谁能让人睡得安稳,谁就能占领用户心智的“高地”。你觉得轻卡车顶设计卧铺这事儿是无奈还是进步呢?一起聊聊吧!
LNG气门调节更频繁? 深度解析三大原因
气门在发动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精确控制着发动机的进排气流程.进气门负责引入空气或混合气,这一过程直接关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排气门负... 2025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