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一挥,这一大片区域货车就再难进来了,不断扩大的限行区有“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着未来货运的形态。近期,北京市、郑州航空港等地陆续出台或调整货运车辆通行管理措施,让不少卡友受到波及。
北京自2025年4月20日起对过境重型载货汽车全域禁行,并设立半年过渡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开征求货运车辆交通管理措施意见,拟调整原有禁行绕行区域并首设“绿色物流区”。多地限行政策目的多为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与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但也对货运车辆运营效率、成本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交通拥堵与尾气排放成为制约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难题。北京市提出要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的交通管理与环保目标,决定自2025年4月20日起对过境重型载货汽车采取全域禁行措施,以缓解中心城区道路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可纵使有很多不便,限行政策依然在推行,这其中也有不少政策考量。从城市角度来看,限行政策的实施有其合理性。如北京,作为首都城市,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和环保任务。过境重型货车的大量通行确实会对城市交通造成拥堵,尾气排放也会加剧空气污染问题。通过限行,可以优化城市交通流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同时,在一些城市功能区等区域设置“绿色物流区”,也是在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然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限行区的划定和信息公布可能不够完善,导致一些货车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规行驶而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对于货车司机因限行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和困难,缺乏相应的补偿或扶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货车司机群体的负担。
通行受限,运输路线规划难题增多:各地新增限行区后,货车司机们不得不重新规划运输线路。原本便捷的通行路线可能因限行而变得曲折漫长。例如,在北京全域禁行过境重型货车后,那些从北方省份运输货物到南方,以往途经北京周边的货车,如今得绕行其他城市周边道路。这不仅增加了运输里程,还可能导致运输时间大幅延长,影响货物的时效性。
运营成本显著上升:一方面是燃油成本的增加,绕行意味着里程数增加,货车燃油消耗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是时间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卡友们单位时间内能完成的运输任务更少了,另外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也可能导致司机的休息时间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影响驾驶安全。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让广大货车司机头疼、疲于应付。
进京通行证办理要求严格:对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型货车进入北京行政区内道路行驶的,需办理进京通行证并填报进京目的地、路线。这给司机们带来了额外的手续负担,且如果填写信息与实际通行不符达到一定次数,还会面临一年内不予办理进京通行证的处罚,这对依赖北京市场运输业务的货车司机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可能导致他们失去部分业务机会。
物流企业运营压力增大:各地新增限行区使得物流企业原本高效的运输网络布局受到冲击。企业为了应对限行,可能需要增加车辆投入,购置不同吨位或能源形式的车辆以适应不同区域的运输需求;或者增加人力成本,招聘更多的司机来保障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同时,运输成本的上升也会压缩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一些小型物流企业来说,成本会相应上升,进而面临亏损的风险。
不过,纵使面对限行政策的改变,卡友们日常的货运生活还要继续。笔者也总结了一些注意事项:
了解限行信息:用好高德等地图,能查各地货车禁限行时段、路段,开启货车模式,精准避开限行区域。而如果你想查看其它地区的限行政策,那么可以打开高德地图→我的→我的车辆→更多→行服务→限行,查看全国各地的限行政策。
精细规划路线:出车前,打开导航软件,把车辆信息填好,设置好起点终点,一条避开限行、路况最佳的路线就规划好了。途中要是遇到突发情况,导航会自动提醒,提前做好准备就行。
避免违章:提前规划路线,留意路上的限行标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开限行时段;出车前再核对一下车辆证件,保证齐全有效。
成本计算:在接单前,大致算算油费、过路费、如遇限行区域也要将因绕路提高的成本计算在内,这些都可以通过估算计算出来。限行区域导致的用时变长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避免误事引起纠纷。
限行政策是城市治理的必然选择,但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实现环保目标与民生福祉的“最大公约数”。对卡友而言,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拥抱新能源、参与数字化浪潮将是突围关键;对城市管理者而言,需以“制度温度”缓解转型阵痛,让货运从业者真正成为绿色物流的受益者而非牺牲品。这场变革,终将推动中国物流业从“粗放扩张”迈向“高效低碳”的新纪元。
宁德时代与中石化重卡换电站落地福清
5月21日,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合作的首个重卡换电站——福清渔溪景虹站完成签约.作为双方“换电万站新基建”战略合作的重要起点,该换电站建成后将成... 2025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