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人们常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一般的卡车司机到了这个年龄都会退休,转行,颐养天年,很少会奔波在运输一线。但是前两天,学姐偶遇了两位真正意义上的老司机,在奔六的年纪中,还继续奉献在运输一线上。
朱广义和王纪虎都是西安伟麟物流的职业司机,两人是搭档,也正是在这里,我有幸认识他们。
朱师傅是大哥,今年已经58岁了,甘肃平凉人。1979年在甘肃白银当兵,通过部队的推荐名额去汽车连学车。那个年代想学车很难,社会上几乎没有正规的驾驶员培训班,在部队上学车是唯一的办法。据朱师傅讲,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司机几乎都是从部队中走出来的。
直到今年,朱师傅已经开了30多年车了,一直都是职业司机。儿女双全,女儿已经出嫁了,儿子还没有结婚。朱师傅的儿子在北京的一所学校当老师,虽说收入还不错,但是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买房压力都让老师傅不能放开紧握方向盘的手。
想要趁着能干的时候再多干几年,给儿子攒点钱,这一点好像是所有中国父亲的共同点。按照60岁驾照降级的规定,王师傅还能再做两年的职业司机,他计划等到60岁退休后就回家带孙子,颐养天年。
王师傅虽说年龄小一点,50多岁,但是也开了三十多年车了。在驾校不普及、学车机会少的年代,出于对开车的热爱,王师傅在70年代末,报名参加了渭南地区第六期驾驶员培训班,那个时候报名费800元,比现在要少很多,但是名额也非常少。
王师傅是陕西富平人,孩子都没成家,按王师傅的话说,现在自己挣得钱都是为孩子以后做打算。
两位师傅现在主要跑的是西安、甘肃、新疆路线,全年无休,小事不耽误、大事才会请假,一直都奔波在装货点、路上、卸货点之间。
每个月固定工资7000元,外加每天吃饭补贴、住宿补贴,一个月算下来也能拿10000左右,两位师傅没有什么额外的爱好,不抽烟,开车也不能喝酒,所以也没有过多额外的花销。
朱师傅家在甘肃,有时候送货、装卸货路过,还能回家去看看老婆、孩子;王师傅家在富平,没在常跑的路线上,回家的机会很少,从今年正月上班到现在,王师傅还没回过家,虽然很想家里的亲人,但是为了赚钱养家,还得坚持。
虽说夏天开车都用空调,相对以前的驾驶环境更好了,但是对于年龄大的司机来说,吹空调也是一件难熬的事,上次出车,王师傅因为吹空调时间太长,腿着凉了,诱发了关节炎的老毛病,现在每次出车都必须带上膏药才可以。
两位师傅一直是职业司机,在现在这家物流园干了3、4年了,今年年初起,两人开始搭档。两人都是老司机,不抽烟,相似的成长背景,让他们之间有很好的默契。
跑甘肃、新疆路线,虽然一直是高速,但是有些道路需要翻山越岭,对于司机体力、精神的要求都非常高,两位老师傅困了就互换,不逞强,也都相互体谅。
两人都做了30多年的职业司机,有一个老一辈驾驶员共同的习惯,那就是出车前必检查。所以几乎没有遇到车坏在路上的情况。年轻一点的司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总会请教他们,就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年轻司机还过来请教老师傅们LNG车动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做职业司机不用操心运费、货源等问题,过路费、油费等都直接用卡刷。但是和现在很多年轻职业司机不同的是,两位老司机更看重责任,出车前检查,开车很小心,对于要求准点达到的货,绝对不会迟到。
并没有现在一些年轻职业司机为了谋私利走国道、加黑油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开了一辈子车完全凭技术和良心。
以前开车是为了生活,现在年纪大了,但是也不愿意离开运输一线,为了孩子继续努力,用朱师傅的话说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他们不仅是司机,还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只有扛着肩上的担子一直走下去才能安心。在这里,也祝福这些老一辈的司机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文/图 王雪洁)
● 相关阅读:
同样是500马力 为什么老王的车更有劲?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我们跟我哥们的车都是500马力的,为什么他的车开起来比我的车有劲?其实这里边的原因,除了传动系统的匹配之外,还要参考... 2017年05月30日
驾驶本哪批的
加油!司机不容易啊!一年忙到底的。自己也是一样
重汽斯太尔为什么不是天龙驾驶室?
向你们致敬!!!祝你们身体健康长寿!!你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真是老司机了
祝天下劳动者健康好运!
向老前辈致敬
50后60后老哥今天吃粽子没?保重啊
生活不容易呀希望自己可以早点离开这个行业
我们这个社会,真的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五六十岁了都不能颐养天年,一辈子真正能享受几天好日子。
向老司机至敬!祝一路平安!
单气瓶重汽斯太尔
老当益壮啊,向老司机致敬
货车司机一般50岁以后年龄和相貌与年龄严重不符。58岁的像68岁的。
当然是多了,那时候能买三间土坯房,现在动迁能给多少钱你算一下,
小车的还强点,曾见过一个大车班(B2)13个左右,5年剩了7个左右
那么大岁数都退不了休真的是一种悲哀呀
致敬,在他们两个面前谁还敢称呼自己是老司机
向真正的职业司机致敬!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舒坦。
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