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随着交警部门对酒驾危害的推广和普及,人们对酒驾的危害已深入人心,但是很多人还未注意到“药驾”其实也是潜在的驾车危险因素之一,常常因驾驶车辆过程中身体不适而错误的服用了一些药物,给出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 正确认识“药驾” 确保交通安全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药物都具有确定的剂量和用药的对象,从药理学角度看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药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
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吃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吃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 影响驾驶的药物 对驾驶员造成的危害
多数司机都知道服用感冒药会带来打瞌睡、嗜睡的症状,所以行车过程中都会避免去服用这类的药物,但真正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远远不止这些,下面小编为各位卡友编辑汇总了一些常见的药物对驾驶人员的一些危害。以方便卡友有所了解。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
这7大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药物虽然对相应病症起到了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但对人体的机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驾车能力。
● 科学选择用药 有效预防“药驾”
一、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二、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三、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不可超剂量用药。
四、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 编后语:
因为服用了药物而造成的事故频频见诸报端,大多数人们理解为感冒类药物有瞌睡、嗜睡的症状,进而避免开车时服用,而真正影响行车安全的药物却远不止于此,很多“药驾”的发生都是建立在本人对药物属性认识的不全面,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更多的卡友了解到药驾的危害从而避免“药驾”发生。(文/图 刘波)
● 相关阅读:
优惠酬宾 十堰随车起重运输车仅15.9万
今天卡车之家从十堰远亮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了解到,店内正在进行三环十通随车吊底盘促销.颜色为红色.促销时间为2015年11月07日-2015年11月11日.详细车... 201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