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瘦身”,近些年来,一直都是很时髦的词汇。一般的人,短时间内能瘦个三五斤,便能欣喜若狂。但短短两个月时间,“瘦身”25吨的奇迹,却在彭州真实上演。当然,“瘦身”的不是人,而是货车。在彭州“双超”治理工作中,彭州的货车,按照要求自行拆除加高的货车厢板,四轴货车车货总重量,从以前的近80吨,陡降到55吨以内。
这样的“瘦身”,肯定是成功的,也引来央视关注的目光。10月16日、17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两名记者赶赴彭州,聚焦彭州治理“双超”中的“瘦身”行动,将彭州成功“瘦身”经验,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
● 彭州“疏堵结合”做法不错
货车“瘦身”后,货车司机坦陈,自己出门开车倍感踏实,“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开车了”,不再和执法人员玩“猫鼠游戏”。而老百姓也认为办了件“大好事”。
10月17日上午,在彭州市交通局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采访的央视记者曹文佳。她说,超载在全国很多地方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让货车“瘦身”,让货车司机少载,减少车辆风险和安全隐患,这是“堵”的做法。同时,彭州大力推广的LNG清洁能源新型燃气车,让货车司机在减少运量运费下降的同时,燃料成本降低不少,从而实现货车司机的利润。这样“疏堵结合”的办法,确实不错。
央视的视角不仅到治超一线采访执法人员,也与货车司机面对面,聆听最真实的声音。曹文佳表示,这样的“治超”,全国而言并不多见,这样的经验,也值得推广,彭州“治超”的模式和经验,将于近期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
● “双超”严重安全隐患多
“双超”货车,是指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由于其大大超过了公路设计荷载量,十分容易导致路面开裂、路基下沉,因此被视为公路桥梁的头号“克星”。相关专业人员介绍说,一条设计时间为8年的公路,如因车辆超载超限行驶,则一般只能使用3年到5年时间。“以2006年建成的彭白公路为例,这条道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然而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维护,耗资近千万元。”
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你坐车到彭州,要是突然被抖醒了,就说明你到彭州了。”他用这个曾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段子,来生动形象地说明“双超”对道路的破坏力。“双超”破坏的不只是公路,更有安全隐患。有数据显示,在去年,彭州市共发生各类货车车辆事故3800余起,今年1月到6月,共发生各类货运车辆事故1630余起,其中65%是由于车辆超载超限引起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涉及多个家庭,容易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多派人手?还是加大处罚力度?治理“双超”,如何才能标本兼治?彭州积极探索。
● “瘦身”行动标本兼治
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通过调研、学习、分析,认识到了规范货车栏板尺寸,是推动“双超”治理工作的突破口。“将货车车厢板调整到规定标准,合情合理合法。车辆‘瘦身’后,车辆重量减轻,制动性能增加,同时,油耗磨损也相应降低,减少维护费用。‘双超’也有可能转化为双赢。”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分析说。
今年6月,彭州市政府常务会上要求彭州货车“瘦身”。7月10日,彭州市交通、公安联合发布治理“双超”公告,要求彭州当地货车必须在7月31日前,自行将擅自加长、加宽、加高的货厢,恢复到规定标准,一场声势浩大的彭州货车“瘦身”行动就此展开。
彭州交通、公安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走企业、进社区、发传单”,赢得群众理解;另一方面,对车辆规范运输,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货厢形制进行统一要求、统一货车装载、统一载货质量的“三统一”,以及规范车辆外观要求和规范驾驶行为的“两规范”,还有“三限制”;同时,彭州交通、公安部门,设立固定点和流动点,对“双超”车辆严防死守,暂扣超限超载车辆以及非法改装车辆,在“手术”后消除“异常”后方可放行。
彭州还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严令货车“瘦身”,另一方面开始大力推广LNG清洁能源汽车。LNG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零污染排放、续驶里程长等特点,这种汽车可百分之百替代柴油,价格成本低,经济效益特别显著,让货车司机们,找到了货车“瘦身”、运费降低后的缩减成本之道。
在疏堵相结合的办法下,彭州货车纷纷涌进汽修工厂,切割加高的厢板。如今,彭州辖区内自行拆除加高货车厢板、达到规范要求并通过交通、公安部门审核验收的货车已近1000辆,四轴货车车货总重量,从以前的近80吨“瘦身”到55吨。8月1日,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对彭州“双超”治理工作进行调研后表示,彭州经验值得全省推广。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卡车之家观点。
2012年9月快递量同比增58.2% 达5.1亿件
1-9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455.9亿元,同比增长25.1%;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443.... 201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