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注册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养车用车 > 卡车生活

“四十”随感 20年来的“人车情未了”

卡车之家
青春不放肆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闲下来时我常想,当年自己因兴趣而选择了开车,却不曾想到,这方向盘一摸就是20多年。从四轮拖拉机,到东风、解放;从踌躇满志的浮躁青年,到车技过硬的成熟车手;从痴迷于开车的兴趣使然,到生活收入的保障之源。我想,如此长久与我相伴的除了婚姻,恐怕就是汽车了。我要感谢汽车,是它载我走南闯北,结朋交友;是它帮我创造效益,脱贫致富。记得30岁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品味三十而立”的文章,述说自己从驾的经历与感受。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又是10年过去了,岁月如箭,当年的浮躁小伙,不觉已是不惑之年。我忽然明白,虽然自己不曾有过多么远大的目标,但这么多年却能持之以恒,从事一个职业,这其中既有兴趣的因素,也有生活需要的原因。20年的摸爬滚打中,车是一个载体,开车不过是门生存的手艺,因为有了车,因为学会了开车的手艺,生活才会这样美好、这样有滋味。每每这样想,就觉得没有选错行,就觉得无怨无悔,就想再述一番心中感悟。

●  一、争中存和

    应该说,从30到40,是人生逐步成熟的阶段,既没有了10几岁时感觉眼前一片光明的天真,也没有了20几岁时的心浮气躁。这里,我想说说30而立的“立”,首先应该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内在的“立”应该是心灵的独立,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一切用于自我,为我所用,如此才会有心灵的独立;而在社会中的“立”,就是人们眼中的诸如:名誉、权力、财富等名利上的“立”。这样的年龄,这样的“立”,让人感觉十分和谐。我认为,此时的人更应戒骄戒躁,更应注重一个“和”字。

    笔者最有感触的,便是同行间的竞争,记得当年20几岁刚刚入行时,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对待同行间的竞争,总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态度,竞争起来不择手段,目的是搞垮对方。可通过多年的“打打杀杀”,事实证明,谁也搞不垮谁。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明白:“争中存和”才是发展的主题。自2006年起,我联系各同行,成立同盟会,互通有无,加深沟通,合作共赢。如此一来,顿感眼前一亮,原来把“同行变成朋友”,比“把同行当作敌人 ”要多很多的益处和乐趣。

    由此,不由使我想起了泰山上的一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句应该是人们对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征服,而是高山对人的提升。人登上山的顶峰,并不是说我把山峰踩在脚下,而是我站在山顶,山峰提升了我的高度。

●  二、加减人生

    有人说,人在二三十岁时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断地在这个世界上收集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30岁到40岁时,人就会渐渐学会用减法生活,也就是学会舍弃,舍弃那些不是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人们喜欢用“有车有房”,来品评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虽不尽然,但其中也有人们共认的道理。因为20几岁的“有车有房”大都是父母给的;只有到“而立、不惑”年龄的“有车有房”,才是自己的。似乎只有如此,才显得和谐。但安身立业是不易的,这所谓和谐的背后有着打拼的艰辛和苦痛,个中滋味,惟有自知。

    人的这种状态就像一部车。二三十岁好比新车,不断地进出装饰城,加装、改装那些新奇时尚、新鲜刺激的各种内装和外装。但是,当新车不再新鲜,各种装饰也不再新奇,就像人到40,生活归于平淡一样。这时就会发现,许多可有可无的装饰和改装,不仅影响了驾驶,而且增加了油耗,它们在对爱车进行点缀的同时,也带来了行车的累赘。

    这种人生状态也像一座房子。人刚刚搬进新房的时候,都想着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结果最后发现,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反而没有自己的地方了。

    学会减法生活,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把不想做的事情拒绝掉,把不想挣的钱放弃掉。把那些可有可无的“装饰”和多余的累赘统统减掉。如此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很轻松的。

●  三、牵挂

    在现代社会,40岁上下的人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事业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骨干,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的砥柱。这时的人由于生活压力很大,会逐渐减少自己的欲望,多添了对亲人的眷顾和牵挂。

    人在成家初时,负担很少,因为有父母的庇护,年少不知愁滋味,“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心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待到父母渐老,孩子长大,各种生活压力的包围纷至沓来。特别是人到40,孩子逐步读高中、上大学,各自而去,天各一方。于是手机人手一部,电话、短信便成了主题。起初倒不觉得什么,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越来越少,牵挂的岁月越来越多。

    家门口有一条小巷,很深、很长,每当出车离家的时候,母亲都会送我,她站在门口,看我走到小巷的尽头,渐行渐远,直到我的背影在她的视线中消失,才恋恋不舍的回屋。这样的情景,在二三十岁时,感觉很平常,有时甚至会嫌母亲过于婆婆妈妈,儿女情长。但当自己告别“而立”,年至“不惑”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一幕,是那样的金贵,是那样的幸福,是那样的让人感动。

    在荏苒的岁月中,母亲老了,驼背弯腰,鬓发苍白。我伤感,为岁月的无情;同时我也自己庆幸,我没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有人说:一个人不管多大,只要有母亲,他就是孩子;我欣慰,我拥有那份牵挂,那份牵挂让我感觉到充实,感觉到幸福!

    诚然,无论我们怎样留恋过去的美好,感叹岁月的飞逝,时光都不会停下脚步,岁月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人一生无论为官为民,为富为贫,人到40,都要面对各种包围,有来自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有来自父母和妻儿的,有虚名的、有利益的。种种包围,是重压、是苦难、是铜墙铁壁,但它同样也是促使我们放弃幻想,奋力拼搏的动力。正是这些包围,让我们感到压抑,从而激发我们的斗志,使我们远离懒惰和无聊,去拥抱勤奋和充实。 

文章标签:
0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09年4月快递量同比增长30% 达1.5亿件

2009年4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42.3亿元,同比增长9%;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97.2亿元... 2009年05月16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