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吨这也叫超载,你到我这儿来看看,你这只算是‘标载’。这对路人也是相当危险的,孩子上下学路上大载车一个接一个,根本看不见管的”。
笔者上一篇写河北“百吨王”被查的图文下,评论区瞬间变成了民间版“超载地图”汇总现场。留言里,卡友们一个个地名甩出来,有细节、有怒火:“你要真想查,就去唐山、去曹妃甸、去迁安、去井陉、去大同……”“我们这儿晚上不查车,那才是真正的车流洪峰。”
有些地名的出现,货运行业的朋友们都不意外,因为并不陌生。
有网友这样形容他的经历:“白天看着挺平静,一到晚上你就知道什么叫‘地动山摇’。”还有人说,在我们这地方,“百吨王”不是超载,而是“标载”。更夸张的是,一位卡友直言不讳:“我们这儿是等车到齐了,再一起过关,有人打前站,路政眯上眼,交警把身转。”
这些话,听着像段子,实则都是赤裸裸的真相。
而被点名最多的地方,集中在:河北。尤其是唐山、曹妃甸、迁安、遵化等地,长期承载大量钢铁、矿石、建材等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地处重工业运输通道之上,也同时成为“百吨王”高发地带。根据网友留言,不少半挂牵引车毛重超过200吨,形成一种“重载隐患常态化”现象。
矛盾也正是在这里集中爆发。
“我报价合理,反被货主嫌贵;他们“百吨王”来抢活,最后我账都结不上。”
一位来自山西忻州的司机留言,自己因坚持合法运输被“百吨王”排挤出局,客户干脆长期拖欠运费,理由居然是“你拉得比别人少还贵”。这是怎样的一种荒谬逻辑?守法者反而被边缘化,违法者成了“市场赢家”,网友愤怒道:“天理何在”?
而更多普通人的愤怒,则来自对生命安全的担忧——“你来井陉天长宋古城的贡庄桥上看看,每天过数百辆的运煤车,在桥上过的感受就是一直在地震的感觉,能明显看到自己小车起伏不定,没准哪天超过疲劳强度会出现重大事故!”
“孩子上下学路上大载车一个接一个,根本看不见管的”。当超载车辆从矿区驶入城市、穿越桥梁、驶过学校门口,这就不仅仅是一个运输违法行为的问题,而是公共安全的巨大灰洞。
河北为何频繁被提及?因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建材、焦炭、矿石中转与消费大省;因为运输成本是企业竞争的命脉,而监管的不均衡、执法的选择性、体制的“模糊地带”,都为百吨王提供了“土壤”;因为有人“打前站”,有人“转身眯眼”,失去了公信力。更根本的,是制度执行与产业压力之间的张力还没有解决:
运价合理了吗?没有。卡友靠合法运输很难活下去;
法规落实到位了吗?没有。“一罚了事”的现象依旧常见;
源头监管动真格了吗?不够。钢厂、矿区、物流园依然我行我素;
治超体系协同了吗?没有。“夜不查”、“短驳不管”、“乡道规避”依旧泛滥。
于是,现实就变成了这样一副讽刺画面:“百吨王”依旧频现,守法者叫苦连天。
有网友建议:“应急管理部门要介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治超要当硬仗来打!”
这些呼声说明一个事实:群众早就不是不知道问题,而是在等一个真正愿意动手解决问题的系统。
根治“百吨王”,光靠专项行动不够,要动的,是治理机制、是产业结构、是监管决心。让守法者有饭吃,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才是破解之道。
这次,大家已经指明了方向,点出了问题,甚至提供了解决建议。接下来,轮到这个行业来作答——面对这张由网友绘制的“百吨王地图”,谁敢接住这个挑战,谁敢动真格?我们拭目以待。
治超多年,缺的不是罚款单,而是“刮骨的勇气”。毕竟,道路可以重修,生命却无法重启。
五菱扬光搭载宁德时代天行电池亮相
近日,工信部第396批新车公示显示,上汽通用五菱主力新能源物流车——五菱扬光,已正式搭载宁德时代电池.6座明窗版和盲窗版均搭载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 2025年0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