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蓝牌轻卡带着挂跑城区、跑重载,我已经觉得很离谱,但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依维柯带着挂,关键还打着合规的字眼,觉得更离谱!特离谱!
但,这个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蓝牌轻卡定位和吨位的矛盾。
文/蒋晶
不合规!也不合理!
1. C6驾驶证被有心人用到极致
起初是为了房车
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新增的准驾车型“轻型牵引挂车”所需要的驾驶证件;C6驾驶证的准驾车型:轻型牵引挂车,也就是总质量小于(不包含等于)4500kg的汽车列车,比较常见的车型是牵引车型的房车,初衷也是为了房车。
第一个争议就出现了,依维柯带挂是房车还是载货车呢?要是装货超导致总质量4500kg那是不是不合规了!
2. 客载货是大概率事件
依维柯为代表厢面车型是城配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但大部分普通厢面车都有客载货的嫌疑。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 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速不得超过4米。
而从,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来看,这类厢面带挂的车型都是典型的客载货。
1. 法规不完善
目前,轻卡配挂车型的法律定位模糊,相关法规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同时,社交平台对此类宣传缺乏有效监管,商家和用户都在这种监管漏洞中找到了便利。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乱象,使得不合规的运营模式得以延续。
不完善的法规和监管缺失是造成当前这类车型层出不穷运营问题主要原因。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市场参与者在运营模式上的混乱,而监管的缺失则使得这种混乱得以存在和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运营模式,其中不乏一些不合规甚至危险的做法。
2. 社交平台缺乏监管
随着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用户和商家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自我展示空间,这无疑加强了他们的互动和品牌推广能力。然而,这些平台也因其开放性和即时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虚假宣传的温床。
一些商家无视规则和道德约束,肆意挥舞着“合规”这面旗帜,进行误导性的营销活动。与此同时,用户在享受着看似便利的服务时,也可能因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而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信息,并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宣传的蔓延。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用户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蓝牌轻卡的定位和吨数之间的矛盾
蓝牌轻卡定位:
近年来,蓝牌轻卡市场饱受混乱和挑战的困扰,而2022年颁布实施的新政策则标志着行业治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些新规的核心目标是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持续运营的能力,以期构建一个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市场环境。
新政策特别强调了蓝牌轻卡在城市配送领域的作用和定位,旨在优化中短途运输服务。
蓝牌轻卡现状:
在蓝牌新规之后,以广州为代表的城市针对蓝牌轻卡展开了不间断的严查,一旦总质量超4495kg便不能上高速,甚至在城区检查,并且最严格的采取6分200元处罚。
但是,这类执法力度和执法标准都不统一。
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执法不统一的问题,全国各地的4米2蓝牌车主们面临着不同的处境。各地对于4米2蓝牌车辆的执法政策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矛盾和需求:
蓝牌轻卡的自重控制在2吨左右,4495kg的总质量要求就变得尴尬。
这种限制的原因在于历史的发展和标准的制定。我国轻卡的起步和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引进了日本五十铃的技术,并且总质量4495kg的规范也随之引入国内。
如果说,受当时的卡车技术水平限制,这个数据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经过几十年发展,当下轻卡技术的进步,包括动力、承载能力和安全技术的提升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现行的限制标准已经滞后。
蓝牌轻卡在以城配为主的短途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目前许多蓝牌轻卡存在超载运输的问题,如果严格按照法规查处超载情况,市场的运力将无法满足需求,这将导致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这对居民生活和市场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工信部发送的《关于轻型货车技术规范反馈意见的函》中提出,“建议推进7.5吨货车进城,对总质量≤7.5吨货车,高速公路仍按照一类货车收取过路费”。
这一建议反映了行业对于提高吨位限制的迫切需求,也表明了市场和用户对现行标准的不满。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城配运输的乱想等蓝牌轻卡运营问题的根源在于定位与吨位之间的矛盾,以及相关法规不完善和监管缺失。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交通安全,也限制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及时更新和调整标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的管理,才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交通安全,同时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我们期待政策的变革能够为蓝牌轻卡市场带来秩序,为城市物流带来新的生机。
一汽解放J6P牵引车5000辆登陆石家庄
2024年8月20日,以“节气先锋 谁与争锋”为主题的一汽解放J6P 6SM6 5000辆达成庆典,在石家庄隆重召开.一汽解放营销总部副总经理,兼本部中重型车销售... 2024年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