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2023年以来,国内重卡市场尽管没有出现大家预期中的快速回升,但从上牌数据、保险数据来看,整体趋势呈现稳步回暖。
当国内卡车市场开始下行,更多有实力的国内卡车品牌便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2022年,中国品牌卡车出口49.16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提升了大家走出去的勇气和信心。
2023年5月已经开启,今年的出口市场如何,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 一季度卡车出口增速明显 俄罗斯市场贡献大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卡车累计出口15.20万辆,同比上升33.2%,剔除出口俄罗斯后同比上升11.4%。
按照车型细分来看:
重卡6.87万辆,同比上升103.6%,剔除俄罗斯后同比上升50.3%;
中卡0.93万辆,同比下降15.2%,剔除俄罗斯后同比下降20.0%;
轻卡7.39万辆,同比上升6.6%,剔除俄罗斯后同比下降1.2%。
从出口国家分布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卡车累计出口前三大国家分别为:
俄罗斯2.97万辆,同比上升590.4%;
墨西哥1.57万辆,同比上升87.5%;
智利0.75万辆,同比下降52.4%。
从上述数据表现不难看出,今年卡车出口市场中受俄乌战争和国际局势影响,俄罗斯市场给中国卡车出口销量的增长有着最为突出的贡献,剔除俄罗斯市场的特殊影响之后,相比去年同期,重卡增速表现强劲,中卡和轻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 做预判 2023年出口量超去年很难
“国产车质量上来了,欧洲二手车价格太贵,对我们来说海外市场的销售是增量,对于出口国当地来说其实每年的销量都是固定的,只是换了个购买产品的国家而已”。谈起为何国产品牌卡车为何开始受到海外市场欢迎,一名在海外从事卡车销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在他看来,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提升,国内不少品牌的卡车生产线、生产设备、零配件质量、组装工艺等都不逊于欧美品牌卡车,再加上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相关零配件和维修保养等配套也比之前有了更加完善的保障,自然开始受到海外市场的重视。
3月底,在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上,标普全球汽车高级分析师刘芳池对中国中重卡出口做出分析。
她指出,在出口趋势方面,预计短期内,出口将延续增长态势,政策红利和车企海外布局是主要驱动力。
一方面,国家发布的外贸政策中多次提及支持中国车企品牌走出去。同时,“一带一路”合作和中国基建企业出海也为中重卡的出口带来了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对中重卡刚性需求高,且进口限制少。
另一方面,我国中重卡品牌目前在海外运营超过60家组装厂,这些布局也将在未来有效支持出口业务的进一步扩张。
中国品牌卡车整体出口形势向好,但2023年的出口想要突破2022年再创新高,似乎也很难。
据海外从事卡车销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国际政治局势来看,俄罗斯,中亚,非洲部分区域局势都不稳定,俄罗斯打仗,中亚地区动不动就颜色革命,西非最大的出口国是尼日利亚,从去年开始政党换届,到现在还在折腾,东非市场最好的刚果也是一直内部骚乱,这些局势动荡都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对于卡车销量也会起到直接作用。
同时,国际金融动荡,美联储加息,一些国家将钱存入银行,实业投资变少,如果再遇到银行倒闭等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建设性大项目的开展都会有所影响,这些都会对卡车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这样的判断,和国内两大出口企业中国重汽和一汽解放的行业预判大体一致。
一汽解放曾指出,2023年,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商用车市场存量竞争持续,诸多因素相互激荡。“在多空交织背景下,预计海外需求温和降速,受其变化影响,海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中国重汽曾表示,2023年中国重卡出口面临较大挑战。“展望2023年,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各国供应能力逐渐恢复,全球通胀水平预计较2022年有所下降,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但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紧张、通胀高企等因素仍然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 海外需求降温 中国卡车该如何应对
有困难,就要想办法去面对。
面对2023年海外需求降速,一汽解放曾给出三大应对策略。
一是策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专属产品,着力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将更多优质产品全面推向重点市场;
二是多维度发掘竞争潜能,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三是在重点市场加大品牌传播力度,配合营销策略,促进国际市场商业目标的实现。
落实到具体市场上,一汽解放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卡车销售人员面对今年的市场变化,走出了自己的经营路线。
首先是先铺服务再买车。
据了解,目前一汽解放布局海外市场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在国内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解放鼓励国内有实力的经销商到海外去,在海外先建配件中心,用配件中心库来带动车辆的整体销售,这样的方式会比较稳妥,而且有利于后续市场的铺垫,相比先把产品卖出去的粗放模式更利于品牌力的经营和长久发展。
其次是走高端产品高利润经营路线。
据介绍,当国内各品牌看到海外市场红利之后,争相进入,部分产品选择的依旧是低端低价路线,这样一时看上去或许能快速地引起关注,但是卡车营销不是一锤子买卖,不管是前期的产品质量还是后续的服务保障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企业只有获利,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该海外销售人员在当地瞅准的是高端产品经营路线,通过做品牌、做服务来树立良好的口碑,而且高端车型尽管量小,但相比低端车型利润率高,对于厂家和经销商的长久规划和盈利都比较有利。
还有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税收政策。
在部分卡车出口国家中,当地为了支持本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会对产品进口政策有所调整。
比如在肯尼亚,纯进口的车要收35%的关税,但是进口散件收只10%的税,而且车辆组装出来之后,当地政府还有消费税优惠计划。
又如坦桑尼亚,如果是购买纯进口车,需要缴纳完税价18%的增值税,但如果够购买的车辆在当地生产,这18%增值税可以在10年后缴纳。
在这些税收政策的引导下不少中国品牌开始在当地寻找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建厂组装,扩大市场份额。
● 编后语
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自主卡车品牌在产品实力和用户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海外市场是中国自主卡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但是鉴于2022整体市场表现太过突出,今年国际形势又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因此想要突破去年的出口销量似乎很难。
当海外市场出现整体需求下滑,其实也是给中国自主卡车品牌提了个醒,低价值高产量的营销模式只是产品走出去别的初级销售阶段,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在高品牌附加值、高产品价值的销售阶段去发展。
600万辆成就解锁!时代汽车焕新新势能
在城配运输市场中,有一个品牌的轻微卡拥有着极高出镜率,在我们卡车之家进行的《东南西北中市占上牌观察室》中,笔者甚至可以拍摄到其“几代同堂”的... 2023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