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老司机
最近,换电重卡被炒的沸沸扬扬,前有两会期间,华菱董事长刘汉如建议鼓励换电重卡,后有徐工汽车搞了个盛大的换电重卡发布会,把换电重卡推上了风口浪尖上,引发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
换电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前几年在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乘用车都有过尝试,但就目前的发展前景来说,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而换电重卡也在这两年华菱一直有在尝试,但仍未有能大面积推广的成熟经验。
对于新的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市面上肯定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就如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一样,也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的很多,尤其是三电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车辆的品质也是提升了好几个台阶。换电模式,是对于纯电动重卡来说一个新的尝试,是为了解决纯电动重卡应对长途运输由于续航里程短而不适应的水土不服。
技术在发展,模式在创新,千百年来,针对困难,人民总是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困难。而电动重卡的模式到底怎样。
换电模式的诞生,是为了解决纯电动重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充电慢问题、续航里程短、一次性购买成本高等问题。
1、续航里程短问题
对应重卡来说,应用场景主要有专线运输(固定货物运输专线,如煤炭洗煤厂至铁路、港口运输等;单程距离100km以内);
支线短倒(集中站至周边城市的支线短倒,如铁路港集装箱运输等;单程距离150km以内);
港口内倒(封闭场景内重复短倒运输如港口内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等;适合24h不停作业)以及干线运输(跨城市的公路干线运输,如汽配、百货、零担货物等;单程距离800km以上)。
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最规模化的常见的应用场景是长途运输,纯电动重卡续航里程短问题是目前纯电动重卡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运营的最根本原因。
而换电模式只要在中途设置合适的换电站,可3-5分钟更换电池,可媲美加油站,在长途运输,可有效解决充电慢问题。换电模式恰好更适合于中长途或高效率的应用场景。
2、充电慢问题
重卡作为物流行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用户对其运行效率异常的敏感,多拉快跑是物流行业内的最基本的共识,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对重卡要求也就相对严格,如运行效率、可靠性、油耗等等。
而充电慢问题大大降低了纯电动重卡运行的效率,是一直困扰纯电动重卡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运营的重要原因。
而换电模式可3-5分钟更换电池,可有效解决充电慢问题。
3、一次性购买成本高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重卡,动则就是装备了300以上电量的电池,售价也是同类燃油车的2倍,因此对于物流企业主来说,购买成本太高。
而换电模式是采用车电分离的方式,用户只需要购买不带电池的车辆,而电池采用充电租赁的方式折合到电量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购车的成本,而租赁的电池相当于燃油车的燃油费,基本运行模式就和燃油车相差不大,用户也能更好的接受。
一种技术的诞生,出发点总是好的,但伴随的新技术的诞生,也好产生和引起一系列的其他问题,有的问题可以解决,有的问题却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1、换电站一次性投入过大
建一个换电站,一般是8-10个充电工位,前期需要上千万的投入成本,这还没算上备用电池的投入成本,且后期维护成本高,因此投入过大是严重制约换电站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
2、安全隐患风险大
换电过程中,一是由于电池包的高压线束的插接器件需要频繁插拔,对插接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漏电,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电池包频繁的装卸及大功率的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上也会大打折扣。安全隐患风险大不能完全的杜绝,所以也是换电模式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
3、占用空间大
建设一个换电站,换电站的选址异常的重要,同时大面积的建设换电站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且如果车辆较多情况下,会出现排长队换电的情景,这同样需要占有大量的土地面积。因此,与充电站相比,换电站的充电工位并没有省下多少空间。
相比传统柴油重卡和天然气重卡来说,换电型纯电动重卡确实有不少的优势,如真正实现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零排放、能耗经济性好等优点。
而且,运用3-5分钟电池包的快速更换及“车电分离”运营方式,一举克服了充电重卡运营效率低和一次性投入过高的痛点,使纯电动重卡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替代传统柴油重卡和天然气重卡成为现实可能。
当然,在真正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前提下,还有解决众多的问题。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和痛点也会被一一解决。(文/卡家号:卡车遇上新能源)
京礼高速五车追尾 两辆半挂货车被烧毁
7月1日凌晨2时左右,在北京昌平区京礼高速进京方向约8.5公里处发生五车追尾的交通事故.其中有两辆半挂车起火,幸运的是其间并无受困人员.北京昌平区... 2020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