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Verification
Please slide to verify that you're not a robot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收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的通知》,通知提出“从2月17日0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所有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车辆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而随着全球疫情蔓延,油价持续走低,这些利好都让步履维艰的物流企业看到了些许希望,但这真的能解决物流企业在疫情下的危机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1季度GDP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长是-14%。可见新冠疫情无疑是一只名副其实的黑天鹅,给各行各业带来无法预料的巨大冲击,物流行业也不例外。
对比2003年“非典”疫情,本次新冠疫情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据德勤学院的分析,2003年时物流行业经历了收入降低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收入下降约20%,总成本上升约14.5%。而据本次疫情调查结果显示,物流企业业务规模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相较于去年同期(1-2月),业务规模整体萎缩约40%;对全年业务规模变化的预测为整体萎缩20%。五成以上企业预估2020年度将亏损5%以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
本次疫情对物流各细分行业冲击大,可能造成行业整体的“断链”危机。由于整个供应链某个或某些环节复工不充分,导致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使得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工“难复产”情形。原材料生产企业有货运不出;物流企业收了货由于干线受阻导致货物积压,仓储压力大,甚至某些分拨中心出现爆仓现象;需求端企业缺乏原材料生产停滞,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受到严重影响,由此也导致物流环节各项成本激增。
由于疫情,整个物流行业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客户货量减少导致装载率下降,与供应商结算的平均运费成本上涨。加之各地抗疫政策、检查要求等不同,而导致整个车辆的周转效率降低,也是导致车辆供应减少。人少车少,每一条运输线路资源都是个香饽饽,各大同行争相抢夺,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虽然目前全国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近期又因为油价的下跌,使得运输成本得以小幅降低,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企业运输成本高的问题,物流行业的市场资源与运输资源依然不匹配。可以说,免去的路桥费和下降的油价还不足以覆盖由于疫情导致的运输成本上涨。物流企业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其中的苦与泪也无法为外人诉说。
在面对突发事件冲击和供应链断裂情况下,如何从企业本身经营角度出发,建立应急预案与长效发展机制?以缓解突发事件对企业员工管理、运营服务及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的打击和负面影响,值得业界思考。有业内专家就此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虽然疫情全面冲击着物流与运输行业,各类物流企业面临着程度不同的经营与发展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物流公司与企业客户除了抱团取暖共克时艰之外,还需要对未来即将产生的业务恢复、需求暴增作出及时的反应与应对,同时,作为综合性物流企业,业务多元化可以有利于通过调整不同的策略来降低损失,给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如供应链管理、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区、物流金融综合等。
二是物流管控能力的重要性。自营模式或直接掌控到终端运力资源的物流企业可以保持常态化运营。一方面,企业员工统一由总部管理,员工稳定性强,在突发性事件下,能够更充分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企业政策执行性强,可以更加有效进行内部统一管理及政策实施,如防疫措施等能够更有效执行,尽量减少疫情传染事件。对于非直接管控物流资源或对物流资源管控力弱的企业而言,疫情期间就面临着有货运不出,有仓存不进的局面。
三是数字化升级的紧迫性。此次疫情充分显露了数字化对物流资源高效匹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重要价值。物流企业数字化是对所有物流资源,包括仓、车、货、人、客户的全流程信息化、线上化。
依托于全流程数字化,物流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与供应链协同,快速完成救援医药和生活物资运送。在人员短缺、运送车辆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业务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越强,并能快速将分散的需求端与供给端连接,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信息化和线上化程度较低、依赖于传统人工操作对接业务的企业,业务基本陷入瘫痪,而且疫情结束后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四是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性。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近些年行业积极倡导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但主要集中在电商领域。疫情暴露了企业内部存在问题与短板,企业可以考虑加大自动化仓库建设、智能化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规避因人力不足、运作效率低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是总结应急物流保障经验。疫情发生后,国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全力配合支持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保障供应。但是,随着疫情发展变化,应急体系中的短板与问题逐步显露出来,需物流企业共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物流作为战略性支撑行业,对本次疫情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物流业历经风雨与考验之后,必将不断创新改善与进步,在未来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卡车之家卡家号自媒体,不代表卡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加入我们,用你的优质内容,为自己发声,为行业代言,成为商用车圈儿的意见领袖.
疫情后的合作风潮 车企抱团取暖成主流
深化合作已成为车企应对车市低迷的主要手段.4月23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重庆... 2020年04月24日Please slide to verify that you're not a robot
什么都是这样,金融行业搞得,卡车门槛太低,几十万的车,几万块开走,能不乱吗
物流公司赚的盆满钵满苦的是货车师傅们
高速免费通行,油价持续走低,可是卡友们的运费不涨反降!与小编所说的:“并不意味疫情下物流成本降低”是正好相反的!卡友们并没有在此次利好政策上得到实惠,反而运费低是真实的!
看猪肉,猪少了肉自然就贵,车多了运价自然就低,这是铁律。
水涨船高(油价涨,运费我是没有见涨过,而且油价还是慢慢涨的,让司机有了适应过程,慢慢的,价钱还是不变的,考虑了司机感受,又不让HX货主多出钱,我幸福的泪水占满了刹车轮毂),水落石出,(油价降运费降,这是一定的,一是为了稳定特物价,假如运费不变,油价降了,那么利润就是没改变的运费加燃油差价。这个行为是什么,就是破坏市场,所以这个燃油差价要减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受疫情影响,今年高考分数是可以考低点的,但是排名还是一样的,当猪肉涨价时笑的是养殖户,哭的是司机,当猪肉掉价时,养殖户哭了,司机笑了,笑自己当时怎么就选了这个职业,养猪不好吗?
政策红利都进了别人的口袋,只能祈祷高速赶紧收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