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卡车文化

行业三甲的印度AMW卡车如何实现逆袭?

卡车之家
小K

舍得。

印度AMW公司一直宣称自己是印度三大卡车制造公司之一,其余两家分别是TATA汽车公司和Ashok Leyland公司。

TATA汽车公司成立于1945年,Ashok Leyland公司成立于1948年,而AMW公司成立于2002年,因此AMW对外宣称自己是印度发展最快的商用车企业并不过分。

仔细分析AMW公司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上一篇我们着重介绍过AMW公司旗下的2528 TP自卸车,这一篇我们就通过通过上一篇展现的信息,做一些深入的解析。

行业三甲的印度AMW卡车如何实现逆袭?

印度AMW公司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在印度三大卡车制造公司中,AMW公司是最年轻的一家,不单企业年轻,其创始人兼掌门人也很年轻。在新千年初期TATA汽车公司和Ashok Leyland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能杀出一条血路,就不得不提AMW公司仰仗的发展模式。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汇聚各方资源为我所用,采用康明斯的成熟发动机,配上ZF的成熟变速箱伊顿车轴,再加上来自中国的驾驶室贴上AMW公司的标志,属于自己的产品就下线了,这样的产品质量稳定,造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且驾驶室的舒适性对于那些老公司的产品来说是颠覆性的,AMW公司以牵引车和自卸车作为切入口,加之不错的营销和产品定价,最终实现逆袭。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觉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不就是当年中国诸多“黑马”卡车企业的路子吗?譬如已经作古的“春兰卡车”。

行业三甲的印度AMW卡车如何实现逆袭?

相邻的两个大国的卡车黑马企业都选择了类似的突围战略,除开借鉴或者巧合的因素,可能更多的要归因于必然,人口与地域庞大的国家必然有大的国内市场,市场足够大就会存在很多机会。

一旦某个领域空白,被有眼界的企业发现,就可以凭着一套新的打法实现逆袭。同时作为后进者,黑马们没有历史积淀、没有技术积累、没有品牌口碑,最终只能依托整合能力和营销能力去突围这也是现实。

行业三甲的印度AMW卡车如何实现逆袭?

从AMW 2528TP自卸车的价格看印度卡车价格是高是低?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有说过,AMW2528TP自卸车相较那些马力只要100多匹的低端车型,价格要高大概100-20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10-20万),也就是说AMW2528TP自卸车在印度本土生产的同类产品里是偏中高端的。

按照AMW2528TP自卸车的价格笔者在咱们国家找了一款售价接近的车型,对比了两者的配置,详见下表:

行业三甲的印度AMW卡车如何实现逆袭?

对比之下,中印两款车型的配置差异就一目了然了,截止到201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印度人均GDP的五倍,两个因素综合对比下来关于两国卡车性价比的问题想必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印度的卡车卖的如此贵?对此笔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

但是考虑到印度卡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多为采购欧美零部件巨头的产品,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印度并不掌握卡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参考中国80-90年代中国卡车司机花十几万的买日本二手卡车的经历,印度卡车为啥卖的贵,原因可能就在里面。

从AMW2528TP自卸车的配置来看印度卡车配置为啥这么低?

以卡车的动力为例,AMW2528TP自卸车256马力的动力在印度可以称之为大马力,印度能不能造出大马力发动机这点笔者不清楚,但是买总归是可以买来的吧,以TATA公司为例:

其收购的韩国大宇卡车,在韩国出售的牵引车马力就超过500匹,在印度却只有200多匹,说到底还是国情所限,印度的卡车主要还是以中卡为主,糟糕的基础设置,让大马力低速比这种车型在印度根本找不到生存空间,需求决定市场。

所以印度的卡车马力普遍在300匹以下就不足为奇。想想新千年的头几年我们开一辆装336马力潍柴机的卡车是不是也感觉动力澎湃,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国情不一样,自然需求也不一样。

行业三甲的印度AMW卡车如何实现逆袭?

AMW公司屡传卖身传闻,给中国同行什么启示?

AMW公司近些年经营陷入困境,屡次传出卖身传闻,从笔者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似乎情况不太乐观。曾经的业内奇迹,为何步履维艰?

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出在AMW公司自己身上,对于其发家的整合资源策略可以称之为成也萧何败萧何,大略看了下AMW公司的产品谱系,十多年未变的驾驶室,甚至来拉皮都不曾做一下,AMW公司也曾推出过一款概念卡车,但最终也没有看到量产。

不变的驾驶室,难产的新车型无不透露着AMW公司缺乏研发能力的事实。透过AMW公司创始人的背景,以及AMW公司最初的销量情况来看,AMW公司一开始并不是一家缺钱的公司,但是光有钱,没技术只能坐吃山空,后续经营困难就成了必然。

毕竟卡车制造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组装再厉害营销再厉害终究还是无根之萍,只能随波逐流。回到这个问题的本身,AMW公司的经历给中国同行什么启示已经无需多言。

文末

解放J4的驾驶室能被国外友商看上并应用于实际的生产,总归是国人喜闻乐见的事情,别的不说驾驶室这一零部件的出口创汇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将国内老旧的驾驶室捣鼓的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也算是一件长脸的事情,只是笑过之后,我们是否也应该回忆一下曾经我们也是把欧美玩剩下的东西当个宝,甚者当下也不能完全跟欧美巨头在同一个层级和台面玩耍,在我们带着猎奇心理看印度卡车的时候,往日的痛是不是应该转化成今日奋进的动力?(文/卡车之家特约作者:小K)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造型更加犀利更威猛 陕汽德龙X5000曝光

前有德龙X3000,后有德龙X6000,但是德龙X5000你见过吗?通过快手短视频,偶然发现卡友发布了德龙X5000的视频,这款新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从前脸来看,... 2019年06月19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