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4月3-4日,首届“一带一路”基建供应链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指导,《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社主办。来自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及供应链企业逾300名代表参会,交流供应链建设经验、解惑供应链管理难题,共同研讨海外工程供应链绿色发展方向。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于晓虹在致辞中指出,承包工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联合上下游产业企业,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建设适应企业自身海外项目发展需求的供应链体系。
她希望与会代表能通过本次论坛,持续升温绿色发展的理念意识,于演讲嘉宾的智慧分享中收获海外工程设备物资管控的有益经验,启迪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新思路。
会议期间,举行了 “一带一路”基建供应链绿色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及《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社与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办了专场供需对接活动——国际工程领军企业与供应商圆桌交流。
目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和共同追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将打造绿色供应链作为供应链创新的重点任务之一,大力倡导绿色制造,积极推行绿色流通,鼓励建立逆向物流体系。
打造绿色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
首届“一带一路”基建供应链绿色发展论坛以“绿色智能,协同发展”为议题,研讨海外工程供应链绿色发展新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施先亮院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企业的传统供应链模式正面临着快速转型和创新挑战,变革势在必行。
顺应供应链物资采购协同化、信息传递网络化、透明化的发展变革趋势,深度协同、自主创新,打造基建行业现代供应链价值网,既是企业对十九大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推动公司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促进自身发展提质增效降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栩男为与会代表介绍了联合国及国际组织的采购范围和采购原则,分析了企业在拓展联合国采购业务中的常见问题。
为企业在战略采购、绿色采购两大国际供应链核心趋势下,利用联合国的全球网络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提供了新思路。
专家高屋建瓴,指明发展方向;企业家身体力行,分享实战心得。企业嘉宾的分享为代表们带来所在公司海外一线的宝贵经验。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弘以柬埔寨金港高速路项目为例,介绍了公司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他指出,只有与优秀供应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才能让企业在海外“走”得更稳。
金港高速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大宗物资实行甲供与甲控管理、通用设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售后及配件库前移、创新交货方式等手段,成功优化了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先进样板。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经理王琦,结合亚吉铁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分享了中土集团海外工程设备物资采购与运输的管理经验。
现代供应链既要从微观层面推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协同,更要在宏观层面推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组织协同。
中土集团亚吉铁路的实施,克服了国内外参建方的协调难题,实现了全产业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带动了数亿美元的中国机械设备、通信信号等设备及建筑施工材料走出国门。
水电十一局海外事业部经理刘振杰为代表介绍了中国电建在物资设备管理领域绿色发展、共创共赢的探索,分享了公司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的前期策划并制定采购方案、供应链全流程成本管控、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物资设备采购与管理等实践经验。
尤其公司《海外业务设备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体现了现代供应链智慧化的要求,对项目全运行周期进行线上审批和适时监控,进一步实现了资源和信息共享。值得相关企业学习、借鉴。
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副总经理牟磊为代表们介绍了中国重汽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定制化、一体化的车辆解决方案的具体做法。中国重汽通过在售前了解需求,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售中积极备货,保障设备及时到位;售后积极调度配件解决故障,为承包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提供定制化、一体化运输解决方案。
4月3日下午,主题论坛一:“绿色发展、价值共享,促进‘一带一路’基建供应链深度融合”举办。
云豪集团卡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范晓康以公司参与的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为例,针对海外项目工程机械维保成本高、保障体系不健全、岗位员工操作不熟练、二手车处置难等管理痛点给出了云豪集团的整体式解决方案。
范晓康表示,云豪集团期待与承包工程企业加深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供应链服务保障体系。
一带一路(北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男分享了他对智能供应链助力国际工程总承包高质量发展的看法。
他认为,不计成本与效益的粗放式物资管理模式显然已不适用于当下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企业运用施工计划和施工物资供应的动态匹配解决方案,从厂、运、库、施四个方面,对设备物资进行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进步,通过一部手机实现项目的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预言,而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天宝中国总经理陈朝晖,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公司在数字化施工方面的成功案例。现代供应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智慧化,与传统供应链相比,技术渗透性更强,实现可视化及移动化。
陈总以天宝中国参与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塞内加尔高速公路等项目为例,以前瞻性的眼光,分享了公司以数字化施工管理助力承包工程企业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取得更大效益的宝贵经验。
南方路机市场总监周炜介绍,作为中国工程机械搅拌领域的领先企业,南方路机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整体工厂化综合解决方案。遵循“绿色建材,智慧工厂”的理念,南方路机愿意为承包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
中电建国际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晓初结合前沿发展理念和公司实践经验,为企业进行供应链金融创新提出了:引进供应链核心企业,构建良性生态;改善交易结构,引进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思维,以核心企业为龙头,进行资源有效整合等发展路径。为我企业获得更便捷、更稳定、更低成本的金融支持,提供了全新思路。
福田汽车集团战略客户营销公司总经理宋洋,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深化各方合作,促进基建供应链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
在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的当下,福田汽车通过工厂内部互联、企业运营管理系统互连、企业与产品互联、企业与客户互联实现了企业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应用并为信息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福田汽车广泛的产品线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海外服务网点和1500多个配件库,能够为“一带一路”上承包工程企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长李伟,为与会代表讲解了抗离析整体成型摊铺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善了物料的均匀性,解决了离析难题,实现了路面摊铺的高均匀性,成倍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为我国公路建设质量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栩男主持主题论坛一的交流互动环节,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副总经济师兼采购部总经理顾祥柏,中交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蔡传胜,中土集团设备物资部部长段永毅。
中国路桥物资装备部副总经理张毅,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销售部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春燕,云豪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厅,一带一路(北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男参与讨论。
物流是经济体运行的动脉血管,顺畅的物流是保证区域内资源顺畅流转、促进各要素高效配置的前提。而在国际物流运转过程中,货物能否顺利通关,左右着物流效率的高低,是影响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大会第二天的主题论坛围绕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通关话题展开。解惑海外项目物资流转中关于合规通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析不同国别通关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分享应对策略,推动企业通关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上海海关王霆轩分享了如何提高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通关申报质量的思考和实践。海外项目涉及到的货物进出口种类多、数量大、报验状态复杂,由于申报要素填写五花八门,极易引起商品编码申报错误,导致企业违法问题频繁出现,行业通关申报水平亟待提升。
只有更新工作理念、加强对国内及所在国海关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学习,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管控,树立合规意识,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通关工作质量。
中外运工程设备运输分公司总监刘洪雷分享了巴基斯坦和埃塞等行业重点国别市场的清关流程及中外运国际项目工程物流解决方案。针对承包工程企业在项目国进口时清关过程中的常见风险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很高的借鉴价值。
上海雅鹰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峰在发言中指出,对商品进行编码归类,是企业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也是海关执法和企业维权的核心依据。
他认为,规范申报是控制关务风险的根本保障,是设备物资退税应退尽退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充分重视报关的规范性,与专业的报关公司合作,协力将风险防控落到实处,实现降本增效。
中电建国际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晓初主持了本阶段的交流互动环节。
上海海关王霆轩,中外运工程设备运输分公司总监刘洪雷,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设备物资部副总经理陈俊峰,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经理王琦,上海雅鹰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峰参与交流。
会后,部分代表赴北汽福田戴勒姆工厂进行参观考察,并举办专场座谈会。
自动驾驶项目融资 四维图基金战略领投
4月8日消息,自动驾驶视觉感知项目MINIEYE宣布完成B轮融资,同时获得数亿元授信额度.该轮投资由四维图新通过旗下四维互联并购基金(简称四维图新基金... 2019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