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早年我国工业落后,生产卡车主要靠仿制国外车型,比如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原型是前苏联的吉斯150,第一辆重型车黄河JN150,原型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LIAZ(利亚兹)706RT,等等。
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引进了一些国外卡车技术,但总的来说过去国内卡车的种类还是比较少的,就连驾驶室外观的重复性也很高。这次我们就来聊聊国产卡车一些熟悉的“脸”是从哪里来的。
80年代二汽引进了日产柴技术,于是就有了东风153(八平柴),该车采用日产柴Condor(神鹰)的驾驶室,后来这个驾驶室也被许多国内厂商使用。经典版本的东风153,脸是跟原装日产柴神鹰一模一样。
90年代东风和日产柴加深了合作,成立了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后来东风多款车型都用到了日产柴的驾驶室,比如产量很少的东风天度系列,用到了日产柴Resona的驾驶室,而现在有名的东风天龙则是日产柴Quon(久远)的驾驶室。
曾经辉煌一时的春兰卡车,它可以说是跟东风153同宗,驾驶室也是来自日产柴(也就是UD)Condor,只不过是更新一点的第三代车型。2008年,亏损严重的春兰卡车被徐工集团收购,所以后来徐工也用上了UD的驾驶室。
智慧物流 无人化将成物流业发展风向标
近年来,智慧物流成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助力,不仅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也让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实现多方信息共享、相... 2018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