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90年代广东经济腾飞,工程建设和发达的制造业催促了运输业的发展,因此运输车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时候国产卡车的种类还很少,技术仍未成熟,不能满足庞大的运力需求,为此广东在当时进口了不少卡车。
或许是因为临近香港,中港货运的用车习惯也辐射到了广东,香港市场日本车居多,自然地当年广东的进口卡车大多也是从日本来的。经过长时间使用,耐用的日本卡车得到了广东人的认可。那么90年代广东都有哪些进口的日本卡车呢,下面就来说说。
● 五十铃载货车、丰田黛娜轻卡
我国80年代引进了日本的五十铃轻卡技术,后来江铃和庆铃生产的五十铃轻卡,以及各地的“仿五十铃”车型都已遍布全国,包括广东地区。因此90年代进口五十铃轻卡减少了许多,而这时中型载货车的需求多了起来,广东用户使用上了进口五十铃F系列。
比较多人熟悉的是五十铃FSR,标准厢长五米多,五吨载重型,实际上那时候经常拉10吨以上。据老用户反映,这车动力很好,跑得快,但由于拉得重而且不是气刹,所以刹车系统经常坏。那时除了国营企业和合资公司外,也有私营单位购买五十铃FSR,有卡友就说到1992年他花了37万多港币从香港开回来。
遍地是五十铃轻卡的年代,广东还用上了丰田黛娜(Dyna)轻卡。当年的丰田黛娜普遍是双排座位、汽油发动机,因此拉货不是它的强项,安静和舒适才是它的特点,所以一些机关单位索性拿来当可载人的工具车使用。一些广东老用户还将双排轻卡叫作“两房一厅”,就是指两排座位和一个货厢,实用性强。
● 三菱、日野自卸车
广东人经常说的“孖担车”(双桥车),过去通常是指三菱、日野的工程自卸车,因为这两个品牌车辆的保有量实在太大了。90年代由于土方工程、填海工程等需要,广东从日本进口了许多工程车,而且不少是老车,但不管是新车还是旧车,都相当耐用,直到今天我们还能见到这些车在服役。
这些三菱、日野的工程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排量非常大,通常装有17-20升排量的V8发动机。其实相比现在的国产车,它们的动力并没有多强悍,但特点是震动小、噪音低,或许这就是它们耐用的原因之一吧。
老款日野的车标像展开的大鹰翅膀,所以广东人把老款日野叫做“大鹰”,而后来的换代车型被叫做“小鹰”、“环保鹰”,实际上这款车型在日本命名为“Super Dolphin”和“Profia”,也就是现在广汽日野700的前身。除了工程自卸车,过去还有不少进口日野物流货车,但大家都清楚公路车就算还能用也早报废了。
三菱应该是国人更为熟悉的日本品牌,单桥载货车三菱T850红遍内地,老解放驾驶室也是参考它设计的。而当年广东还进口了许多三菱双桥工程车,最近在广州郊区也能看到不少。虽然后来没有了进口三菱,但采用三菱技术的华菱依然是许多工程公司的选择。
90年代广东湛江的三星汽车公司以进口散件组装的方式生产了多款轿车和货车,有贴三星车标的大发轻卡、原款的日产柴重型车等。随着“9898”湛江特大走私案的结案,三星汽车厂走向衰落,随后广东的进口车也大量减少。(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黎文豪)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转载、引用时,请须注明“来源:卡车之家,并标明作者”,对于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拼的是实力!柳汽20支服务团队沙河比武
在汽车科技日新月异,各项政策法规日益完善的今天,汽车产品的性价比、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向品牌效应、售后服务转移,服务技... 2018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