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随着一部古装喜剧《宋快递》开机,大家对于1000年前人们到底如何「发快递」产生了极大好奇。那时究竟有没有「快递公司」?如何运输的?以及快递行业到底是从何时出现的呢?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认知」一下快递的历史。
其实早在4000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实物传递,当时大部分是捎带,比如今天帮张家送个信,明天帮李家跑个腿,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但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只能靠双腿走,传递的距离不能太远,快是谈不上的。
到了周朝时期,官府发现快递能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于是就出现了当时的快递人员——行夫(快递官职),对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春秋时期,对于传递的速度上有了要求——快,于是「马传」应运而生。近距离的物品传递使用「单骑」传递,长距离的传递则使用「接力」传递。
古代快递员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秦统一全国后,十里设一亭,而处在交通线上的亭同时具备通信功能,被称为「邮亭」。这时,快递有了快慢之分。
一般普通物件对送达日期没有什么苛刻要求;但一旦物件上有着「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日行300里,而若写上了「十万火急」的字样,那就要求更快了,速度可达到日行400里,这在当时可谓是神速。
随着官府职能的日益完善,对传送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秦朝时就明确提出了对传送人员的招募要求,即「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递业进一步发展。这时对物品运输方面,增加了新的规定:物件必须由快递员骑马传送。
如:紧急公文要求每日策马200里,在隋唐时期更是达到了日行500里。
到了隋唐时期,快递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隋唐时期对程限有着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唐朝时期,尤其是唐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
有学者推算,盛唐时期,从事驿传的工作人员约有2万多人,其中驿夫1.7万多人。而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写下了亲眼所见:「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宋代的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基础上创立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到了大清朝,由于军机处的设立,驿传的速度可达到一昼夜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尤其是咸丰和同治时期,一旦打了胜仗,就立即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传递消息,这就是那时的「红旗报捷」。也是我们在影视剧里常常听到的「八百里加急」(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
所以,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古代的快递主要是为皇家和达官显贵的人服务的。且由于官方快递只传递官府和朝廷的物件,很少对民间百姓开放。
如果私人想要寄送物品该怎么办?于是民间就出现了——镖局。
镖局的叫法源于明末清初,是一种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保护他人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
清朝早期,随着金融业(票号)的兴起,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票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一些有钱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饰和人身安全,业务更加丰富。
看了这些,不由得想到那首诗: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清华宫》)这在当时是多么的奢侈啊!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凉爽一夏 南昌帅铃商贸快递欢乐购专场
2018年7月21日江西省途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在南昌举办商贸快递欢乐购专场.江西省途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是江淮帅铃江西区域授权4S店,集销售、服务一体... 2018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