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GB1589实施以来,轿运车这个行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新标准专门加入了中置轴轿运车的规定,它的长度能够达到22米,相比于铰接列车(就是半挂车+主车)能够多出5米的长度。因此在一些人的眼中,中置轴轿运车是未来轿运车行业用车的新方向。在国外,中置轴轿运车更是早已流行了多年。
但在几次市场走访后我们发现,许多人对于此类车辆并不感兴趣。有些人并不了解此类车型,有些人则感觉,国家是在强行给中置轴轿运车开绿灯,这种强推的方法很不正确。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中置轴轿运车到底有什么优势劣势,国家为什么要推广它。
首先说个前提,大怪二怪飞机板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原因只有三个字——不安全。话归正题,我们就先来谈一谈它的优势。
● 不是法规偏袒 它确实能够更长
不同于半挂车,中置轴挂车的主车部分并不是牵引车头,而是载货车底盘。它的拖钩位于主车底盘下方,位置更低,因此中置轴挂车的底盘也可以做得更低。
对于动不动就上下两排的轿运车来说,低底盘的优势显而易见:
1.重心更低,更安全;
2.能够避免高度限制,车辆可以倾斜放置,提高容量。
那么咱们来说一说比较关键的点:长度。中置轴轿运车的轴距更短,因此相对转弯半径更小。这样一来,在保证同样弯道通过性的前提下,中置轴挂车的长度能够更长一点。
换句话说,中置轴挂车长点也能拐过去小弯,半挂车就不行。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说,真心不是法规偏袒,人家有本事变长。
变长之后的好处就很明显了,可以拉更多的小轿车了。
此外,中置轴挂车对于前车的承载性要求不高,托钩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更小。就好像手推的架子车,配重放好的话,推起来可以很轻。
那么咱总结一下,中置轴轿运车的优势在于:
1.底盘低,重心低,更稳,轿车可以倾斜放置,提升空间利用率;
2.在同样的转弯半径下,中置轴挂车可以做得更长,增加装载量;
3.对前车的承载性要求低。
再总结一个要点,中置轴轿运车能多拉的原因有两点:
1.底盘低,轿车可以倾斜放置;
2.挂车可以做得更长。
● 市场技术都不成熟 有待进一步发展
话分两面说,有好就有坏,这么多人不喜欢也是有原因的。它的劣势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卡友看到我在表扬低底盘时可能已经准备好喷我了。别着急开枪,都是自己人。国内的道路情况确实不敢恭维,低底盘会导致通过性大幅降低,这一点确实不好。
价格是一个比较直接的问题。根据之前我们了解到的消息,在试用期的时候,一辆中置轴挂车的价格可以达到30几万。伴随着此类挂车的量产,价格应该会有大幅度的降低,具体价格我们也会在了解到之后告诉大家。但由于市场占有率还很低,量产化程度肯定比不过半挂车,因此价格应该仍会高于半挂车。
对于新鲜事物,许多人担心的还是它的产品质量。到目前为止,中置轴挂车在市场上还是凤毛麟角,甚至许多从业人员都没有听说过它。这种市场状况让大家怎么敢放心入手,买回来之后可能连配件都很难找。
此外,中置轴挂车驾驶难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增加。毕竟国内有此类挂车驾驶经验的司机并不多,对它的性能都不了解,从上手到熟练有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许多物流企业不愿意尝试。
由于托钩部分没有气路连接阀,挂车部分如何制动也是一个问题。这一点大家在购车的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
另外,感谢卡友@joh2g的提醒,中置轴挂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主车的驾驶室翻转很麻烦。这样当车辆在半路发生故障,很难进行维修。
总结一下,中置轴挂车的缺点在于:
1.底盘低,通过性差;
2.价格高;
3.产品不够成熟,市场认知度不够;
4.会增加驾驶难度;
5.挂车的制动存在技术困哪;
6.驾驶室翻转难度大。
● 编后语:
说了这么多,总得有个结论。话虽然分两面但是态度要明确,个人认为,中置轴挂车还是需要大力推广的。放眼周边,所有新事物都会有和它类似的缺点,这随着市场和时代的发展,终将会解决。但半挂车相对它的劣势却无法弥补。我也相信许多卡友跟我有一样的观点,我们担心的是,政策能不能持续。中置轴挂车的推广需要时间,需要金钱,需要有先行者大胆尝试,希望国家政策能够一直给予支持,这样才能使好东西替代旧事物。(文/王鹏 图/陈锋传)
● 相关阅读:
杰狮C500亮相商用车博览会 助高效物流
10月28日,2016中国商用车博览会在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正式开幕.车博览会参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各类参展参会企业达900家以上,参展产品涵盖了卡车、专用... 2016年10月28日
高速上能跑不是很正常么?关键是下边能跑?你见过车么?挂接部分稍微高点的减速带可能都过不去,只能在高速上跑一跑。
这种车设计不实际,一旦有修路的地段通过就很难,底盘太低。不实用某些地区路况,。中国所有商家都像抢钱一样,不去调研市场一味地自说自话推销知己的产品,简单粗暴地叫卖广告,从来不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好像你的产品我就必须买是的,所以现在人你吹你的我做我的。就从重卡右前后视镜盲区问题造成好多事故,厂家到现在也没有改进,还是那个德行,警察,交通,这两个该死不死,该管不管,不该管的乱插收的争权夺利的流氓。我奇怪工业部对于整车数据有多大能力鉴别标准,对此一无所知吗?你限制长短,限制好多,对此一点发现没有吗?误国误民的败类,搂钱提干的时候眼瞪的比牛逼都大。
现在前4后8的车子难干,能不能买个中置轴挂车加上,不就是6轴车了吗,国家能考虑下吗。
通过性对于轿运车没问题的,新疆过来的中置轴货车全是低底盘,而且就像哈萨克斯坦的公路比我们国家的路况更差,这种车技术在国外很成熟的,在新疆高速上经常见到的。对于驾驶室的反转都是有设计的,以后你们这些编辑不懂车辆就不要乱评论
另外,中置轴挂车列车并不存在无法翻转驾驶室进行维修的问题。车辆故障后,上层承载平台是肯定具备手动模式将其升起,从而翻转驾驶室进行维修的。好点的肯定配置有利用蓄电池电力工作的备份电动液压泵,再不济也应该有手动泵或者直接使用手拉葫芦来操作。只是比传统的半挂列车稍微麻烦一点而已。当然,如果偏偏坏在限高的隧道或者桥涵里面,肯定就麻烦了。不过这种车基本上都是高速公路运行,隧道里车坏了,高速交警和路政也是不会允许你就地维修的。
车辆的转向半径受两个因素限制:转向轮的最大偏转角度以及驱动桥(桥组)与第一转向桥之间的轴距长度。目前的前双导底盘并不是最适合担当中置轴挂车列车的牵引车底盘。采用带后提升随动转向单胎桥的后双桥底盘作为牵引车,因为驱动桥位置前移,驱动桥与转向桥之间的轴距更短,主牵引车的转向半径将有效减小,更能提高列车的灵活性和弯道通过性。目前14米级大巴无一例外的采用带后随动转向桥的后双桥设计,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半点实现难度,搞不懂为什么卡车底盘不引入这种车桥布置形式,仅仅是增加了一个提升功能而已,并且比起传统的前双导车型那种简单的通过转向连杆实现联动转向的方式,更能有效减轻吃胎现象、车辆的转向精准度更好、轴载分配也更合理。
底盘太低。。。
我觉得就是以前的拖挂车
情愿买半挂,政策车过几天又被淘汰了!
全挂不是这样的
什么东西的汽车在中国交警,路政,运政的眼里都是改型,这样不齐,那样不对,都是罚款的工具
神马玩意!
拖拉机
这不就是全挂车吗,让上高速吗
前提是能用满十五年,动不动就黄标,
一车就放8个,谁用谁傻,人家现在上面放一排就8个了
强制中置轴
缺点是一个卧铺冰雪路下坡不好控制
福田欧曼那个车头做成中置挂好丑
这车一样甩,主车车厢下面有四条腿放下,底盘放气走人,更快!支腿子都不用摇